“绢本八百,纸寿千年。”富阳竹纸制作始于唐,兴于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去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使用的线装节目单,用的就是富阳竹纸,由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杭州富阳逸古斋元书纸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中华手工制作。
朱中华的“逸古斋”,位于富阳区大源镇大同村朱家门自然村,这里三面环山,一溪穿村而过,村民世世代代以养竹造纸为生。根据宗谱记载,朱家造纸源于明万历年间,手艺传到朱中华手里,已是第13代。在祖父熏陶下,他15岁就跟着二伯在纸坊做学徒,19岁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纸。此后,他一直在手工造纸道路上不懈求索,至今已有40年。
“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从一根竹到一张纸,要经过72道工序。从小满进山伐青竹算起,断青、浸泡、蒸煮、打浆、抄纸、烘干……每道工序都对应着时节,个中门道,全靠口传心授。从小,长辈便对朱中华耳提面命:“做纸如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72道工序中,以“抄纸”最有技术含量。朱中华回忆说,一起学艺的同龄人中,他的天分不算高:别人学三个月,抵得上他学一年;他抄一千张纸的工夫,别人能抄一千三。但他性格踏实,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我愿意用十年时间去琢磨这件事”,朱中华说,“就跟故事里龟兔赛跑一样”,靠着不断尝试、认真思考,他逐渐打磨出了抄纸的好手艺。
40年里,看着手工造纸逐渐被效率更高的机械取代,同龄人有人转身做起了老板,也有人迫于生计无奈选择离开,但朱中华始终钟情手工。因为遵循古法、用料考究,又根据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所以他造的纸都是质地上乘、品种多样,深受书画界好评。“我因为一直比别人‘慢’,反而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他说。
纸张是文化的载体,其品质关乎书画典籍“寿命”。尤其是在古籍修复领域,选用纸张只有遵循相同工艺、达到相同品质,才能“修旧如旧”。但要如何恢复那些历史名纸?农民出身的朱中华,觉得只靠自己“还缺点方向感”。于是,2016年,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携手共建富阳竹纸研发基地,开始了复原历史名纸的“挑战”。
经过5年试验,朱中华成功复原了富阳历史上特有的“乌金纸”。这种黑色且有光泽的纸,可承受上万次捶打而不变形,主要用于打制金箔时的铺垫。他制作的一级元书纸,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应用于古籍修复,以元书纸为原材料制作的银印花纸,也成为修复故宫的墙纸,被专家鉴定为“目前国内仿制的最接近原迹的宫廷银印花纸”。
“既要让每一张纸都达到可以保存千年的标准,也要让造纸这门手艺传下去。”对朱中华而言,造纸早就无关生计,而是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他不仅带着儿子朱起杨、侄儿朱起航钻研手工造纸技艺,还通过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非遗课程进学校、参与编写专业书籍、拍摄相关纪录片等多种方式,努力向更多年轻人传授富阳竹纸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