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国与村民商量村里的事。
俞建国介绍数字驾驶舱各项功能。 AI杭州畅想·更多场景接入,更多数据融通,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下班啦?路上开车小心。”中秋小长假前一天的傍晚时分,丁兰街道皋城村的郑盛根老人一边修剪着家门口花坛里的枝条,一边对着从自己家里走出来的几个年轻人打招呼。
郑盛根住的是一幢4层小楼,外立面整洁美观,院子里的柿子树、枣树、柚子树都挂着果,充满乡村文艺感。一群年轻人因此看上了这里,选择在此租房创业。“他们都是从核心区的写字楼里搬来的,说村里氛围好,能静下心来做事情,一下子租了3层楼。”皋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建国说,“以前我们村被说成‘落后村’,现在成了‘景中村’,年轻人爱来了,乡村经济还愁发展不起来吗?”
要吸引人来,把村子变美是第一步
皋城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现年47岁的俞建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多年前,村子还是很不像样的,道路破损,污水乱排,家家户户院墙高立,很多村民家里用的还是旱厕……”俞建国回忆道。
2002年,俞建国退伍返乡,经街道推荐,进入村委会工作。回到村里,他发现村子愈发冷清了——同龄人都外出谋生计,一句“好女不嫁皋城郎”道出了村子的尴尬处境。“难道我们村以后都要矮人一截?”当时的俞建国年轻气盛,身上有一股从部队里带回来的不服输的劲头。
2003年,有村民提出了开农家乐的想法,俞建国听说后非常高兴。“那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所有手续都是我帮着办的。当时的丁桥镇都在搞招商,我觉得我们村怎么也能分一杯羹吧。”俞建国说。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成了一道坎,根本没人来。“没人来的村子,还有出路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俞建国。
2005年,杭州推进北部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皋亭山下建起了千桃园。每年3月,“小桃灼灼柳鬖鬖”的江南春色引来无数游客。然而,那时的皋城村根本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游客赏完花就走了,毕竟,吃、喝、玩、乐,我们村一样也给不了。”俞建国无奈地笑了笑说,“可是,路是走出来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2008年,俞建国当选村委会副主任。来回奔走考察数月,他给村子想了一条出路——修路、修管道、拆围墙,改造村容村貌。这在当年的皋城村是个“爆炸性消息”,光是动员工作,就花了好几年。2013年,皋城村正式开展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用3年时间实现了电力上改下、雨污水分流纳管、天然气入户、自来水一户一表入户。2016年,全村启动土地收储工作,将村民手里的土地统一收储到村委会的手里,进行土地流转。2018年9月,村里开展“拆围”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拆”,带动群众“主动拆”。不到一年,全村198幢房屋附房、围墙全部拆除,皋城村终于有了“景中村”的模样,维护美丽庭院也被写入《村规民约》。
另一边,村里的灶头也烧得火热。为了培养大家伙儿开办农家乐的技能,俞建国从外面引进专业厨师给村民培训上课,翻锅、颠勺、装盘……如今,二级厨师证几乎成了皋城村民的“标配”。“风光好,菜烧得有滋味,游客就乐意回头!”俞建国说,如今,皋城村已有农家乐29家、民宿1家、文创企业1家,2023年仅农家乐的营业额就达2000多万元。
村庄更“聪明”,能做的事才会更多
随着村子“颜值”提升,村民的房屋出租生意也红火了起来。在皋城村,家家户户的客厅里都装着一块黑色的“读卡器”。租客入住时只要把身份证放上去刷一刷,相关信息就会上传至“云尚皋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以前,我们需要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容易有疏漏,村民也觉得麻烦。有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村里有多少外来人口、分别住在谁家里,一目了然。”俞建国介绍,目前“云尚皋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已实现房屋统管、交通掌上管理等多项功能,小到农家乐预约,大到租住人口信息的采集、村里“三资”公开,村民、游客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实现快捷查看。
在村委会一楼大厅里,还有一块数字大屏,那是今年2月刚刚完成升级的2.0版本数字驾驶舱,包含未来智慧、未来党建、未来产业、未来治理、未来邻里、未来文化6大场景模块和109项功能,助力村子实现“云管理”。“云管理”的效果到底好不好?俞建国举了个不少杭州人都熟悉的例子。
皋城村的周边有华侨陵园、龙居寺公墓两处陵园,每逢清明、冬至,前来扫墓追思的市民络绎不绝。以华侨陵园为例,今年清明期间入园人数达10万余人,因为该陵园占地面积较广、行进路线较多,放在以往,仅指路、停车这两项工作,就让村里的工作人员忙到停不下来。而今年,大家发现,前来问路的人明显变少了,进出口交通井然有序。“我们在‘云尚皋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推出了‘云尚追思’智慧公墓应用,包括网上预约、线上实景祭扫、墓区导航、在线缴费等场景。”俞建国说,“点点手机,比找人问路灵光。”
俞建国还为皋城村打造了一份“云上档案”。“相当于给皋城村建了个‘电子版身份证’,重要村务拿到‘云上’晒一晒,大家都可以为村里的发展献计献策。”俞建国笑着说,以前是“人管”,现在是“云管”,效率高了,能做的事也更多了。
公共服务越发完善,乡村生活更幸福了
皋城村村口有一处“青春小屋”,每到周一,这里就成了村中老人的免费理发屋。
一次,俞建国在日常走访中遇见几位老人。老人们反映,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平时想理个发,却不知能去哪里。这桩“头等大事”,俞建国记在了心里。很快,在村委会的组织下,“青春小屋”正式挂牌,每周一开门,不收取任何费用,由两名专业志愿者做理发师,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享受上门服务。“进去剪个头,出来更青春”,这也成了“青春小屋”的“广告语”。
村里对老人的关爱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近年来,皋城村“上新”了养老照料中心,还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配发智能手表。同时,以村集体出资补贴形式,为退休年龄的村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退休金、医保待遇。厨艺、书画、舞蹈等实用技能及艺术文化培训更成了村里的常规科目。
村民生活保障的背后,藏着皋城村盘活村级集体资产的门道。俞建国说,近年来,通过与位于城市核心区块村镇的10%留用地指标异地置换,皋城村购置了两个商业综合体的股份,村集体资产年增收770余万元。同时,统筹分配使用村庄土地,先后投资建设了一批商业经营性场所。2023年,仅村民人均股份分红就达到3.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超全省平均值。
“居住舒适、生活方便、日子有盼头,这样的皋城村让许多‘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回过来’。”走过与村子共成长的22年,俞建国说,他接下来想做的是继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助力丁兰街道打造“皋亭山共富带”,“有山、有水、有桃园、有民居,这样的村子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