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跟进54个企业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进度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13.05亿元,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日前,瓜沥经济“半年报”正式出炉。从数据看,瓜沥继续扛起大镇担当,稳住经济“基本盘”。
看似“寻常”最奇崛。从获批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开启由乡镇到城市的体制改革之路;到航民村率先在浙江省探索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再到未来社区、最多跑一次等系列改革创新工作,瓜沥在省市战略下一路大胆探索,一路创新突破。不过,当区域竞争格局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瓜沥也遇到“成长中的烦恼”,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的隐忧。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抢抓后亚运、融临空、促共富的窗口机遇,带着“改革”基因的瓜沥,已主动跃入改革深水区,以确定性的蓄力向“新”对冲不确定的风险挑战,继续用“改革卷”答好“发展题”。
逐“新”攀“高” 以未来所向,闯出新路径
数字经济浪潮下,传统企业路在何方?专注于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奔马化纤用行动证明,改革创新是唯一出路。
成立于2000年的奔马化纤是瓜沥当地的“化纤老大哥”,公司发展20多年来一直走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已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2021年,奔马化纤投资4.5亿元,启动10万吨高性能低碳环保化纤新材料全自动生产项目,引进2条国际前沿的化纤智能协同生产线,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互联、流程可视、精量调控。
随着新工厂正式投产,这个“化纤老大哥”又多了一个闪亮的“新标签”,成为全球再生纤维企业中自动化程度排名第一的企业。
作为传统工业大镇,瓜沥的纺织、化纤、印染、机械等传统产业也曾风光无两,但是从能耗、产出率、亩产税收等方面来看,整体上仍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 瓜沥需要更多奔跑在数实融合赛道上的“奔马”,以“数”领航、以“智”取胜,在工业大镇的标签之上,闯出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径。
从“制造”到“智造”,并非一朝一夕。瞄准纺织、印染、化纤三大重点细分行业,今年瓜沥制定了 “产业数字化第一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大重点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扩面改造工作,实现三大传统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同时,通过实施“专精特新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五级梯队培育,持续做大腰部企业,今年瓜沥计划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除了传统产业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瓜沥建设“一镇”“一地”的底气,还源于“天时地利”的改革机遇。
立足临空经济示范区主战场和最大单元、城东智造大走廊核心区域,瓜沥正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存量变革,为临空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蓄能。
荣新、工农两个村级工业园区便是瓜沥存量变革的“关键战场”——过去,村建工业园区曾经是瓜沥的“产业标签”,但这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瓜沥制造业“传统制造”向“科创智造”的跃升路径。目前,瓜沥已启动荣新、工农等两个区块土地连片开发工作。其中,荣新区块已腾挪出约170亩存量建设用地,按照“智能汽车零配件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定位,目前已引进7个亿元级产业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15亿元;工农区块,累计腾挪存量空间约200亩,定位为“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园”,同样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统一运营的思路开发建设,实现了“政府有为、企业发展、村民获益”多元社会经济效益。
借助“腾笼换鸟”,瓜沥抓住了临空发展的“势”。聚焦临空服务、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瓜沥将招强引优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产业发展和城市提能的“生命线”,结合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传统产业专精特新企业,梳理出尚格半导体、钱江电气等第一批8家链主企业清单,并细化每一家链主的“上下游”企业目录,形成链主企业招商图谱,承接临空产业分工。
全域共富 以瓜沥所能,再树新标杆
在瓜沥,民营企业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活跃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的生力军。
今年4月,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履新萧山后的首次调研,走进了瓜沥的两个乡村——梅林村和航民村。两村背后的发展之路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发挥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的链接与赋能作用。
20多年前,在爱迪尔包装的助力下,梅林村实施了集“工业小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工程。航民村则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创造了村级企业集团——航民实业集团,用40多年时间书写了一部开拓创新的“史诗之作”。
瓜沥,全域126.9平方公里,是萧山地域面积最大的镇街,下辖61个行政村与13个社区。除了航民和梅林,民营经济助力下的瓜沥乡村正呈现万千气象。
航坞山下,利用存量旧厂房建起的杭州市首个标准棒垒球场,让东恩村声名鹊起。在这个棒球场上,友成机工、航民集团、钱江电气等4家瓜沥本土企业组建棒球俱乐部,开展专业化管理运营,为乡村“挥棒筑梦” 。如今,东恩村在众多国字号赛事的“加持”下“现象级”出圈,也让赛事“流量”化为乡村文体旅“增量”。
从梅林、航民到东恩,这样的“盆景”如何在瓜沥不断“开枝散叶”?在瓜沥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乡村振兴由“点上跃升”向“深度蝶变”的创新升级,瓜沥需要“廊道式”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以“一村之变”带动“一域之变”,接续探索“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新时代共富路。
瓜沥在这场探索中,顶层设计很清晰——通过“点线”多维发力,“点”上继续做优做强航民、梅林等8个标杆示范村;“线”上以“大梅林”和“环航坞山”两个共富带联盟,带动周边14个村形成群起之势,最终以“点”的突破引领“廊”的提升。
目前,“大梅林”共富带前期已组建强村公司统筹经营,借省级农综改势头,发展“产学研农文旅”项目。
“环航坞山”共富示范带突出体育、休闲、文创三大主题,整条示范带将串起航民村、明朗村、东恩村、长巷村、低田畈村、凤升村、勇建村、荣新村、工农村等9个行政村,这里也是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南大门”。
如果从9个村的“家底”看,已是很多乡村的“天花板”——9个村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四千万元级2个、千万级4个、300万元级3个。而九个村的抱团,有望在“标杆”之上再树标杆。
产业方面,锚定智能制造、临空服务两大临空特色产业导向,示范带以低效整治、“腾笼换鸟”为抓手,重点推进了荣新、工农两个区块连片开发。除了产业优势,这里还有自然水面资源达1.4万亩的水乡资源和白龙寺、任伯年纪念馆、“祭星乞巧”民俗等人文资源,进一步擦亮“渔舟唱晚”水乡文化名片。
当然,这一全新的“试水改革”才刚刚开始,既要靠顶层设计来引路,又要靠“敢于踏进深水区”的魄力来探路。目前,在荣新产业园区建设中,瓜沥创新性地为强村公司预留9亩园区配套用地,由强村公司建设并提供生活配套、物业服务、政务服务承载空间以获取资产性收益和服务性收益,实现“产业+社区”融合共治的共富模式,为新时代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破题。
“机场城市” 以群众所盼,跃升新能级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中,瓜沥是临空经济示范区“两翼”中的南翼核心,其未来发展“棋局”将以城促产为主,侧重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临空南翼,城在瓜沥。从获批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开启由乡镇到城市的体制改革之路至今,瓜沥已先后推进4轮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是杭州唯一跻身全省十强镇行列并排名第四,也是“全国高质量发展500强镇”第31名。凭借着产、城、人、文相得益彰的独特优势,瓜沥完成了由“镇”到“城”的转身,走出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能级提升的“双螺旋”上升之路。而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战略提级,为瓜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提供强劲的助推力。
从城市框架大格局看,杭州中环、保税大道、机场路东伸、彩虹快速路东伸等交通“大动脉”,拉大了瓜沥的城市骨架,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产业重新集聚、平衡。而更令人期待的是,瓜沥有望承接萧山机场四期扩建项目计划新建第三跑道。机场跑道是“城市最重要的街道”,在功能上与城市共生共融共振。如果该计划获批,对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需求、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让瓜沥这座“机场城市”呼之欲出。
当然,“机场城市”的迅速崛起,也离不开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持续改善和优化。 对于临空示范区核心承载地瓜沥来说,优先做强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便是在为示范区的人才蓄水池扩容。在七彩未来社区,瓜沥参考新加坡产业社区的典型“产业”+“社区”双重属性,聚焦未来创业场景,融合多功能复合场景、全方位人才配套融入社区“8+8”小时创业生活服务体系,打造了以“生活共生、产业共生、生态共生”为核心理念的近15万平方米的临空国际科创社区。
叠加产业、城市、人口等发展势能,当一座城市不断变“大”,这里的生活也要实现从“小幸福”到“大幸福”的转变。眼下,瓜沥以数字化改革为基层精准智治赋能增效,依托区级社会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量信息视图,瓜沥升级“沥家园”数智治理平台,用活积分制的激励方法;依托现有“1中心、3片区、12组、168个网格和1644个微网格”的基层治理架构,推行“网格书记”负责制,实现村社干部“包网入格”,并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村社延伸,以改革的魄力和毅力推进治理提效。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以全面深化“民情双访”为突破口,瓜沥还将以“打造熟人社会、解决急难愁盼、培养锻炼干部、坚持常态长效”为导向,密切与30多万新老瓜沥人的情感联系,访基层精准赋能减负,访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访企业提供暖心服务,有效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无改革,不瓜沥。在城乡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个关键节点,瓜沥都担任了“试验田”的角色。展望未来,主打“改革牌”的瓜沥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断续写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