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的“小哥”“的哥”很忙。今年8月,杭州市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打造了“新”光成长营活动,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文化知识赋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添砖加瓦。
新就业形态,是新名词、新变量,也是新机遇、新增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就业形态”相关工作作出专门部署:“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爱心驿家”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温馨港湾,“小哥码”为外卖骑手畅通“最后一公里”,在杭州,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全社会给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充分重视。这座幸福城市关心他们的烦恼、操心他们的健康、尊重他们的需求、礼遇他们的善举,他们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大学的机会比5万块钱奖励更好。”去年,杭州跳桥救人小哥彭清林说出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群体渴望成长的真实需求。根据心理学经典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在生理、安全等“缺失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成长性需求”就会更受珍视。从彭清林的“大学梦”到如今的“新”光成长营,杭州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正从物质富足逐渐迈向精神富有。
可以评上D类人才、可以当选人大代表、可以成为亚运会火炬手……在杭州,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闪耀出自信的“新”光。前不久,全市大抓基层三年行动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临安举行,会上发布了《杭州市总工会大抓基层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足见杭州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的决心与行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视就业,就要重视就业“新变量”。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杭州要继续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一股重要力量,以开放大气、包容创新的城市气质吸引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新需求”、迭代服务的“新举措”、健全制度的“新保障”,努力让更多“新变量”转化为“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