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从历届三中全会改革逻辑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发布时间:2024-07-25 08:52: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纵览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均承担着定调发展模式、改革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也体现出党在改革逻辑和理念上一以贯之的共性特征

“人民性”是改革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回顾我国40多年改革历程,从改革的检验标准看,党始终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成效的重要检验。无论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还是“最多跑一次”,都是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导向。从改革的依靠力量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听取建议。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40余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争取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也有不少改革举措是人民群众的发明和创造。

“传承性”是改革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改革的历史传承性,集中体现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深刻认同和执着追求。从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来看,从首提“商品经济”,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再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域和重点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出改革意志和开放精神的一脉相承。40多年来,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出发,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精神始终代代赓续。

“创新性”是改革不断突破的源头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丰富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再发展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生动实践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而理论的迭代发展又指导实践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从而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系统性”是改革制度设计的顶层思维。从改革内容看,从以经济体制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各领域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不断完善且协同共进。从改革举措看,在推进进程中,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加速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了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改革制度体系,有力发挥了改革的整体效应。

从历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的改革逻辑和一以贯之的基本特性,我们可以读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公布,2万余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内容,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结合历届三中全会的回顾梳理,我们可从“五个更”理解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

更加突出重点任务的调整进阶。从主题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体现出更强的改革决心。从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分两段、从政府职能和财政两个角度进行具体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更高站位进行部署,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

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届三中全会多次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启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实践探索,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方面着手,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耦合。

更加深化民生领域制度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一以贯之地将“人民性”贯彻始终,公报中多次提及“民生”和“保障”。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汇聚民心民意、凝聚奋斗力量。

更高水平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从比较分析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开放的“程度”,譬如“放宽市场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更强调开放的“水平”以及相关机制的完善和改革,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方面,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安全”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高频词。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等列入防风险范畴,在宏观调控政策中体现出避免大开大合的导向,侧面反映出财政政策对防风险的兼顾,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

(范海霞,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咨政研究部)所长(主任);沈晓蕙,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科研处一级主任科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范海霞 沈晓蕙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