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半,美妆课结束,学员们仍在意犹未尽地讨论化妆要领。“翠苑街道开了6门课,职业美妆课最火爆。”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上线10分钟名额就没了。
今年,各地“青年夜校”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杭州各区也各显神通,充实青年的“夜生活”,西湖区顺势将该计划列入民生实事清单,打造青年夜校阵地12个,全年开课500次以上。
不过,抢课要拼手速,热门课甚至“百里挑一”,该区“青年夜校”首期推出26门课程,平均不到两小时被抢空。“西湖区青年夜校”靠啥出圈?
非遗课成香饽饽
蒋村街道河滨社区邻里中心,李春艳给学员展示三绞编、三叉编、绞编等手法,她师承“棕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王力,擅长用黄草编织花卉、动物。这门手艺在社交平台上很受欢迎,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让棕编、草编的包包“跨”进时尚圈。“很多大牌都喜欢用编织元素,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90后”学员小沈想用这门手艺碰撞出更多时尚搭配。
平日少有人知的冷瓷,也成了“一位难求”的热门课。冷瓷非瓷,土坯成型后无须烧制,风干后却有瓷器的油润和通透,适合做仿生花、胸针、发簪、耳环等饰品。搓土、造型、风干、上色,不少学员奔着做陶瓷而来,没想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获至宝。
来自“西湖区青年夜校”项目牵头部门共青团西湖区委的张莹告诉笔者,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接纳、传承老底子的文化、艺术和技能,比如八段锦跳出了老年人群体,变身当代青年的“广播体操”。“90后”鲁飞从事IT行业,长期久坐导致肩颈酸痛,针灸、推拿都试过,不能根治。上了几节夜校八段锦课,他爱上了这项“慢运动”。
课堂变身“社交场”
另一方面,学员们以“技”会友,把课堂变身“社交场”,精进了技能、交到了朋友、拓宽了思路。在“西湖区青年夜校”的课程表中,不少都是实战型课程,比如职业美妆、手机摄影、短视频拍摄制作等,能顺势打开学员社交、工作圈子。
自由插画师翁波如愿抢到转塘街道点位的职业美妆课,成为班上唯一的男生,从无所适从到谈笑风生,只用了4节课。“老师说我的底妆画得很自然。”他技艺精进、信心大增,主动向同学分享绘画技巧,“都是‘颜料’涂抹,本质上有些相通。”内向的朱晓绛也靠新技能成功交友,她报名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想用镜头记录生活里的美好点滴。“上班朝九晚五,没机会结交新朋友,夜校成了线下真实的朋友圈。”跟小朱抱同样想法的学员还有很多。
“夜校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借此模式打通为青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张莹说,希望“西湖区青年夜校”成为青年们喜闻乐见的夜校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学员只要全勤,就能获得退还所有学费的“奖学金”,后续课程会根据首期反馈优化,比如增加普拉提、射箭、咏春等运动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