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召开了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发展推进第一次例会。
会上,说到城东智造大走廊的责任和使命时,市长姚高员提到这样一句话:再造一个杭州工业。
为何提出“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城东智造大走廊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辉煌的杭州工业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经济发展的铁律。放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时间维度,我们或许更容易理解工业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意义。
这里曾是共和国历史上的工业重镇,诞生了全亚洲最大的麻纺织企业——浙江麻纺织厂、我国第一座现代化丝绸联合企业——杭丝联、华东地区最大的制氧厂——杭氧,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杭汽轮、杭锅……
杭州大河造船厂,上世纪70年代全盛时期,生产技术在杭嘉湖一带领先。西湖上第一艘脚踏游艇、第一艘画舫都由它设计制造。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杭州工业快速发展。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翁佩君副教授曾给我们提供一组研究数据,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杭州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特别是1984年到1988年,每年都维持在30%左右的增幅。
当时,杭州的四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纺织丝绸、化工医药、轻工食品,产值占全市的86%,利税更是占到了79%。可以说,当时是工业撑起了杭州的经济。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杭州这四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百亿元大关。
进入新世纪,杭州工业继续发力。从2002年到2005年,杭州工业产值连续迈过4个千亿元大关。2006年更是超过东北三省省会城市沈阳、哈尔滨、长春三市之和。
但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杭州第三产业开始取代工业,成为杭州经济支撑,杭州进入后工业时代。2007年,杭州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工业,宣告了杭州从1958年起工业作为第一经济的50年历史终结。
2010-2020的10年间,杭州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从47.8%下降至29.9%。去年,杭州GDP实现20059亿元。其中,工业占比仅为28.3%。
不过,杭州可没闲着。这段时期,杭州抓住时代机遇,选择了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站上了角逐全球城市的舞台。
只是时常有人调侃,缺乏工业支撑的杭州,经济有点偏“软”。
沉淀近20年,杭州工业等待新的发展平台
如果把经济比作一栋房子,工业是“梁”和“柱”,只有梁柱稳固,整栋房子才能住得安心。
苏州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个普通的地级市,2023年GDP总量24653.4亿元,位列全国第六,排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直辖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之后,靠的是什么,就是工业。
当前苏州已汇聚了16万多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行业大类、172个行业中类和513个行业小类,构筑起了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工业体系。
截至2023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已高达4.43万亿元。有句话很有意思,“苏州堵车,全球缺货”,就是苏州强大工业实力的生动写照。
同样是工业大市,去年深圳规上工业产值达到4.8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深圳工业产值占GDP的30%以上。
全球每8辆新能源汽车、每7部智能手机、每6台彩电就有一件是深圳企业生产的,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80%-90%是深圳企业生产的。
还有全国GDP第一城上海,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已逼近4万亿元,为39399.57亿元;还有我们的兄弟城市宁波,2023年工业GDP占比高达45.8%。
城市发展历史无数次证明,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压舱石,只有工业基础雄厚,紧跟时代潮流的城市,在面对狂风巨浪时才能不惧风险,稳定向前。
沉淀近20年的杭州工业,正等待着一次相遇,遇见一个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平台。
再造一个杭州工业,顶层规划出台
城东智造大走廊来了。
这是一个规划涉及滨江、萧山、临平、钱塘、富阳五个城区的大走廊。
为了“再造一个杭州工业”,杭州做足了顶层设计。今年3月,《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获批。
根据规划,城东智造大走廊将打造“258N”现代化产业体系——
“2”是重点发展城东两大优势主导产业——智能物联和生物医药。
“5”是突出发展城东五大战略性成长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和时尚产业。
“8”是前瞻布局发展的未来产业,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及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元宇宙、未来网络、智能型机器人、量子科技、先进能源、空天装备等。
“N”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产业数字化服务、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
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构筑“1124”空间格局——
第一个“1”是“一高”,即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制高点。
第二个“1”是“一轴”,即打造以杭州高新开发区为引领的钱塘江创新轴。
“2”是“两基地”,即布局两大现代智造基地,将钱塘新区(大江东区块)、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杭州富春湾新城)打造为集聚大企业、大项目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4”是“四社区”,即布局杭州高新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科技城及市北区块)、钱塘新区(下沙区块)、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新型产业社区。
到2027年,城东智造大走廊全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将力争从目前的65%提升至70%以上,突破4750亿元。
相比2023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就好比“再造一个杭州工业”。
只不过,再造的一个杭州工业,跟之前不一样了。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刘兵说,杭州要发展的制造业,肯定不是依赖土地要素的摊大饼式制造业,杭州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创新驱动下的数实融合发展道路。
杭州要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拓展一批可商业化的应用场景,集聚一批优质的创新和产业资源,率先布局若干市场潜力巨大、天花板很高的新领域新赛道。
蝴蝶扇动翅膀,振动全省经济
事实上,在更为广阔的空间维度上,杭州布局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意图,远不止“再造一个杭州工业”。
铺开杭州地理版图,可以看到杭州有两大走廊,一在西,为“城西科创大走廊”,一在东,为“城东智造大走廊”。
两大走廊责任和使命不同——
城西科创大走廊主攻科技创新,定位是助力杭州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东智造大走廊主攻智能制造,目标是助力杭州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今年,杭州将全力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并强化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两廊”联动互促,形成“东西并进”新格局。
两大走廊犹如蝴蝶的两翼,是杭州赢在现在、制胜未来的法宝,关乎城市能级提升和竞争力提升。
而当杭州这只“蝴蝶”扇动翅膀时,振动的或许是全省经济的发展。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