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金融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处理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关系,建设“诚信金融”。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信用是金融的本质,诚信是金融的基石。可以说,诚信是金融的立身之本、生命基线、发展之魂,是金融发展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建设“诚信金融”,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要坚持契约精神,着力强化金融业信用文化建设,加大法律对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介入,不断夯实金融业的立身之本。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建设“普惠金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见利思义、义在利先,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是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建设“普惠金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自觉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在为民惠民富民上下功夫,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处理好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建设“安全金融”。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居安思危、行稳致远、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积淀着稳健经营的商业智慧。建设“安全金融”,必须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稳健审慎的经营态度,始终将安全性摆在各项业务的优先位置,遵循市场规律,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扩张,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做到发展和风控相匹配。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处理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建设“实体金融”。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发展就无所依托。建设“实体金融”,必须牢牢把握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解决好金融为谁服务、为谁创新的问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天职和宗旨,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适配性、可得性和普惠性,以金融创新更好地赋能经济发展、赋能美好生活。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建设“法治金融”。“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重大原则。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是提高我国在金融领域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便民利民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但创新必须依法合规,不能不切实际地乱创新、伪创新,更不能搞金融欺诈。建设“法治金融”,要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和市场规则体系,使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尤其是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作者系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