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西湖区2023年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以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4-02-05 16:15:13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5.1%。财政总收入449.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8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8%,累计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4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

杭州市西湖区两会正在进行时。2月4日上午,在杭州市西湖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新出炉的2023年西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这样一组的数据,折射出西湖区这一年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在西湖,创新能级越来越高

“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存在着难点痛点,比如社会资本对概念验证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还不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成果到产业化之间的资金、政策支持还不够等。” 西湖区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明国在代表委员通道中表达了欣慰,“去年我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得到了西湖区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9月,由西湖区和浙大控股集团共建的“西湖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成立,并组建了由技术、产业、投资三方面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设立了浙江省首个概念验证基金,目前该中心已经筛选入库概念验证项目100多个,落地转化10余个,成效显著。

邵明国说:“我建议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链接创新源头,集成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成果转化要素,围绕技术验证、市场验证和商业验证、强化成果转化能力。”

“出台成果转化首选地、环大学创新圈两个行动方案,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入选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落地高校经济项目190个,新增上市及挂牌企业14家。”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见得,过去的一年,科技创新是西湖区工作的重头,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升级,科创平台持续蓄能增势。

接下来,西湖区还将继续在科创赛道上加速前进,具体目标有,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载体60家以上,新增省市双创平台8家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链主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新增科技领军型企业3家以上等,集聚创新策源优势。

在西湖,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西湖区民生类支出122.5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6.64%,省市区115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新增就业3.44万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5406套,完成回迁安置7280户,创历年之最。西湖区文新街道骆家庄已成功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入选杭州市首批青年发展型社区。

“我认为从‘青年留杭第一站’到‘第一区’,核心要建立青年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降低青年来杭生活的成本,完善青年综合服务保障,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资源供给和对接。” 西湖区政协委员,浙江省之江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文扬这一年对青年群体来杭方面进行了走访研究,在当天代表委员通道上,他谈了谈这一年的履职感受。

目前,西湖区56.6万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的关键力量。青年创业就业早期,经济情况普遍不富裕,如何降低衣食住行的成本?文扬建议,设计更多社区食堂、青年食堂,提高“青荷驿站”、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房源数量,让更多青年知晓住房保障福利政策,提高房屋使用率。还可以多关注青年发展的热点、潮流,成立一批兴趣型社团,创建青年创业就业指导站、创业陪跑空间等,为用人单位和求职青年搭建更广泛的对接交流平台。

新一年,西湖区利民实事目标只增不减:提供就业岗位8.5万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回迁安置1091户,确保5年以上在外过渡户动态清零;建设嵌入式养老机构2家,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托幼一体化覆盖率达100%等,旨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让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同时,会议定下了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扬在会上表示,新的一年,西湖区政府将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的“稳日子”、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楼子璇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