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让“无废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打造“无废”城市品牌
发布时间:2024-02-05 15:54:24

近日,浙江省“无废”城市卡通形象“绿芽儿”和“无废”亚运“加油鸭”在杭州市春晖小学举行了一次交流活动。活动中,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向学生们介绍了“加油鸭”背后的故事,通过快乐的互动,孩子们加深了对“无废”理念的理解,在内心撒下了“无废”种子。

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无废亚运”工艺品“加油鸭”火爆亚运村,许多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对这只可爱的小鸭子爱不释手,也为杭州这场绿色亚运盛会点赞。杭州亚运会把“绿色”作为首要办赛理念,首次提出了“无废亚运”的创建目标。

其实,“无废亚运”是杭州“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2022年4月,杭州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2年杭州“无废城市指数”位居浙江省第一,率先通过省四星级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评估;2023年,杭州亚运会成为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单,让杭州走在了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前列,也让“无废城市”成为了杭州城市新名片,通过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尽显杭州生态文明之都的独特韵味。

将“无废城市”作为杭州城市新名片

自2020年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杭州市紧盯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五大类固体废物,全方位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大攻坚工程,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这些年,实现“无废”,杭州已经形成一套生态循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数字智慧、多方共治的新模式。

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低碳园区”、“无废工厂”和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等行动为抓手,实施生态导向开发,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强化固废源头减量,大力度、全方位推进低碳绿色发展转型。2020年至今,杭州市已经累计完成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11个,建成市级以上“无废工厂”197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123个。从2019年至2023年,在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2.75万吨、下降0.6%。

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发挥杭州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固废治理领域,培育建成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28家,建成一般工业固废二次分拣中心43个、危废小微收运单位12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8个,实现资源回收体系全覆盖。2023年,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率达6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6.7%。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固废处置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杭州6项技术荣获全国先进适用技术,4项技术获评浙江省先进适用技术,累计投入120余亿元建成固废利用处置项目60余个,实现工业固废处置能力500万吨/年,生活垃圾设计处置能力610万吨/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450万吨/年,医疗废物、病死畜禽等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020年,杭州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3年,杭州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为2.18%,在全省率先实现“趋零填埋”。

打造亚运史上首届大型“无废赛事”

自2015年9月16日杭州成功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以来,8年间,“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已融入亚运会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作为“绿色亚运”的重要内容之一,“无废亚运”也成为杭州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案例。

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杭州亚运会期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PM2.5平均浓度20μg/m3、综合指数2.8,均为历史同期最佳。

通过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等规定,杭州实现了10个“首次”: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创新了大型活动烟花燃放新思路;攻克可靠安全点火、稳定清洁燃烧、火焰形态和焰色调控等关键难题,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参与人次达1.07亿,成为一年内参与人数最多的环保活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推出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参与人数达1.6万余人,参与活动72万人次,“村民”参与率超过80%;首次发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纪念奖牌;开展亚运会历史上覆盖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线上火炬传递,有效传播绿色理念;首创编制《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亚运会场馆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规范;首创首用“末端降碳路由器+多维外延终端”的复杂场景下楼宇数智低碳运行策略,构筑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降碳提效智能绿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首次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可追踪和部分数据动态更新;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电供应。

“无废城市”理念和绿色办赛的结合,让亚运史上有了首届大型“无废赛事”,杭州也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等外国贵宾一致点赞,这也将为其他大型活动及赛会提供“无废”标准和经验。

让“无废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无废城市”建设和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推动“无废城市”品牌建设,近年来,杭州坚持“无废”理念先行,向大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无废”新风尚。

通过强化宣传引导,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依托公交地铁、户外大屏、媒体等平台,播放公益广告2万余次。特别是抓住亚运机遇,向市民发布“无废亚运”公众十条,鼓励市民群众将无废理念带入生活之中。

串珠成线、以线带面,支撑完整体系。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广泛开展了无废酒店、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创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废物循环利用体系,不断延伸“无废”服务触角,逐步实现“全域无废”。全市累计建成“无废细胞”2100余个,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767个、标准化再生资源分拣中心47个。

倡导绿色低碳,“无废”生活已逐渐成为了新风尚。几年来,“光盘行动”“无瓶行动”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为了提高绿色包装材料占比,杭州坚持推广“无废驿站”,逐步实现“绿色物流”,争取到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万个以上,快递行业废弃包装产生量实现零增长。强化政企协作,依托龙头企业,吸引更多人投身资源循环利用。开展“无废学校”建设,发布全国首套“无废课程”,将“无废”理念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家校协同带动更多家庭实现“无废”生活。

如今,杭州“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初显,但全域建成“无废城市”、全面创建“无废社会”仍然任重道远。接下来,杭州市将锚定“全域无废”目标、发扬“无废亚运”经验,力争率先建成国家“无废城市”,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新经验、输出新模式、贡献新方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陈爱民 记者 俞倩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