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践行“为民爱民”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共同富裕”和“现代社区”民政样本
发布时间:2023-12-20 11:40:57

“全城通”智慧助餐、“安居守护”应用场景、“e床养老”应用场景、“重阳分”养老服务电子津贴等构成老年人智慧养老生活;形成全流程预警监测帮扶救助闭环体系;新时代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家门口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活力不断提升;“人人慈善”浓厚氛围温暖杭城;试点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市区6项基本殡葬服务事项免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些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幸福事,组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今年,杭州市民政局聚力打赢经济翻身和亚运攻坚“两场硬仗”,突出抓好省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砥砺攻坚、服务大局,“六大示范区”建设基本实现,“五年目标三年完成”,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了民政力量。

聚力“老有康养” 幸福颐养人人可及

“这个家庭养老床位系统可以24小时监护我母亲,万一有意外情况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服务组织常常上门陪我母亲聊天;医生会定期上门检查我母亲的身体情况……老人在家安全舒心养老,我们做小辈的省心又放心。”自从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西湖区75岁劳奶奶的居家养老生活就过得有滋有味,女儿也不再念叨让她去养老院了。

8月份,杭州“e床养老”数字赋能家庭养老床位功能提升场景正式上线,通过紧急呼叫、智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信息传输等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这是杭州以数字赋能“一老一小”的一个缩影。此前,杭州相继上线“智慧助餐”“安居守护”,为居家养老绘出“最美夕阳红”画卷。

自杭州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应用场景以来,老年人享受的助餐优惠就打破了区域壁垒、户籍限制,改变以往老年人只能在户籍地就餐、只有杭州户籍老人才能享受优惠的限制。

“一荤一素加上一份饭都是免费的,有这么好的老年食堂,我吃得落胃,家里人也放心!”90岁的程景珠奶奶已成了翠苑一区社区老年食堂的“铁杆粉丝”,今年开始她也可以享受一餐免费的优惠,这样的福利让她欣喜不已。

在杭州,和程奶奶一样的老年食堂“老粉”还有很多。对这些老年人来说,一顿美味且免费的餐食是城市温度的体现。

从区域服务到普惠共享,从传统服务到智慧优享,从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到提升老年人吃饭品质,杭州持续升级。今年,“全城通”智慧助餐实现提质扩面,目前已接入超1100家,累计服务超600万人次,助餐优惠总额达2800万元,让杭州老年人真正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生活”。

24小时“安居守护”应用场景则为居家养老又加一道保障,智慧呼叫系统累计接收处理预警信息4.79万条,主动关怀孤寡、独居老人300万人次。

自2019年起,杭州首创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重阳分”,为困难和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今年“重阳分”使用范围再度拓宽,居家服务拓展至养老机构、医疗机构。

随着省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深入推进,杭州老年人正逐步实现从“养老”到“享老”。今年,市民政局发布我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更可持续。试点推行电动载人爬楼机服务项目,深入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800余张、康养联合体118家,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省市民生实事整体完成率126.3%,杭州养老服务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将基本形成,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享有、人人可及。

创新“社区治理” 为城市发展汇聚力量

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前悦社区服务综合体,是钱塘(新)区前进街道为辖区内产业青年量身打造的集成型社区服务综合体。在这里,产业青年既可以参加文体活动,还可以接受技能培训、参与交友活动。

在杭州,这样便民、惠民的社区服务综合体还有很多。近年来,杭州高标准建成303个集公共服务、文体娱乐、养老托育、医疗卫生、议事协商、便民商业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实现传统碎片化的社区服务向精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居民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全面提升。

社区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杭州有自己的“妙招”。

今年,在杭州市第十四届社区工作者节主题活动上,发布了杭州市“五社联动”云服务临平试点平台,以数字赋能“五社联动”提质增效,推动居民享受到更加精准、便捷的社区服务。在“五社联动”机制的引导下,杭州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聚沙成塔、聚点成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社区治理新格局。

今年,市民政局认真落实全省现代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出台《杭州市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举办第二届邻里节和第二届社区空间运营大赛,进一步营造邻里和睦氛围、提升社区服务综合体活力。杭州40个社区入选全省首批现代社区、8人获评省级“最美社区工作者”、55个社区服务综合体被评定为省级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举办杭州市“经济注活力·亚运添风采”社会组织公益嘉年华活动,积极引导近万家社会组织服务宣传亚运;持续推进“亚运进社区”活动,累计开展各类迎亚运相关主题活动1.6万场次;举办“传承地名文化 共襄亚运盛会”杭州市地名文化宣传主题活动;杭州亚残运会主题即开票“福耀亚洲”上市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发行量达2亿元……围绕打赢“亚运攻坚仗”,市民政局细致入微、多措并举做好服务保障等工作。

做优“弱有众扶” 筑牢兜底保障

“找了那么多年,终于回家了!”紧握家人的手,小何的眼眶红了。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内,一场认亲活动成为当天“开放日”活动最温情的注解,来自浙江天台和江西上饶的两个失散家庭在杭圆了“团圆梦”。今年,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新站)也正式启用,进一步提升杭州的救助管理能力和兜底保障功能、扩大救助覆盖面,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今年在杭召开的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杭州就“创新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破解潜在困难群众精准救助难题”案例作交流发言,分享“杭州经验”。近年来,杭州以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打造“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的杭州样板。

出台《杭州市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形成全流程预警监测帮扶救助闭环体系;迭代升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场景,对全市16万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常态化监测,为2.1万余个触发动态预警家庭转介多元化帮扶救助,预警处置率达100%……杭州实现救助范围从“在册对象”向“潜在对象”拓展、救助方式从“事后救助”向“事前预防”转变。

推动“慈善促富” 善城杭州温暖更多人

今年,全国首单全流程规范化不动产产权类慈善信托在杭州成功落地。这意味着,共同富裕的路上,公民个人通过慈善信托方式捐赠房产,率先在杭州有了清晰的操作路径。

“感谢全社会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我们,我们是生活在这座最暖城市里最幸福的人!”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杭州慈善大会现场,第一届“杭州慈善奖”慈善楷模奖获得者之一、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创办人徐琴在交流发言时激动地说。

“消费购物也可以做公益,这样做公益很实在,很快乐。”在2023钱塘善潮嘉年华开幕式暨“共建善城 亚运同行”慈善之夜主题活动现场,市民吴女士在“钱塘善集”公益集市买了一袋饼干,并扫码“慈善一日捐”,将购物款通过“慈善杭州”平台进行了捐赠。

……

杭州是一座“善城”,温暖的故事发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善的触角延伸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市民政局推进慈善信托专项改革试点,制定出台《杭州市慈善信托评估指引》。据统计,杭州慈善信托累计备案金额达13.7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今年,市民政局还率先在全省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创新设立慈善共富服务专区,为企业、组织和个人在线上及线下提供慈善政策解读、项目对接、在线开票、慈善信托、共富合作等政务增值服务。这种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办”的形式,不仅解决了公开募捐项目在线捐赠开票、参与慈善信托等企业关注问题,也为企业参与慈善、助力共富、享受捐赠税收抵扣提供了延伸服务。目前,全市已累计设立企业委托人慈善信托近1亿元,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慈善共富的新路径。

实施慈善促富行动三年计划,开展帮扶项目190余个、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命名杭州首批特色慈善基地;组建杭州大运河慈善文化研究院……在“善城杭州”,“人人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此外,杭州重点聚焦西部三县(市)“一老一小一困”民生服务,深入推进西部三县(市)民生共富结对共建,落实新增资金、实施共富项目、开展惠民活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截至目前,统筹和引导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精心策划组织为老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养老服务人才和社工培训等共建项目43个,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取得较好共富成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孙婧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