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桐庐:“活力”非遗 解锁共同富裕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3-12-08 08:45:30

一座城市若没有历史,就如同没有根;若没有文化,就如同没有魂。

非遗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更赋予了城市不同的风貌以及这种风貌背后所深藏的文化性格。

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桐庐给出的答案是:突破非遗单体保护思维,发挥整体优势,寻求联创共享。

进入生活 见寻常

近日,在2023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中,经过层层筛选比拼,桐庐选送的“富春江上”“桐君谷-红曲芦茨红茶”分别获得1金1铜的好成绩。

桐庐千方百计对非遗进行传承保护,就是要用生活化的手段让那些曾经闪耀在历史长河的非遗回归现代生活,让它用深厚的底蕴去涵养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关键还是要最大化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与百姓“常见面”。

桐庐新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庐剪纸陈列馆、江南时节体验馆、百江草龙馆、桐庐味道等非遗旅游融合实体场馆4个,百姓闲暇时就能进去参观,朋友来了,还能带进去游览和体验。

搭建“非遗共富”集市,引导非遗工坊和非遗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展览展示展销活动,在许多集市里,非遗唱起了“主角”并成为市民们必打卡的地方。

让公众参与非遗传承,让非遗转化为可以为公众接受的产品,使无形的、抽象的非遗具体化、形象化。近年来,桐庐将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进行巧妙融合,也使非遗在服务百姓生活的同时得以传承延续。

桐庐传统名宴“十六回切”以前只能在书中看到,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日常食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曲加索面,这两种非遗产品进行碰撞,成为了桐庐人民家宴、婚宴上的“座上宾”。

中药放进马匹形状的香囊里更成为了亚运会的“抢手货”。

……

在非遗宣传推广上,与淘宝、抖音等直播平台及零售线下平台的合作,打通交流互动通道,不断培育壮大非遗产品消费人群。

融入产业 显蓬勃

“一个非遗工坊就是一个富民产业。”桐庐在全省率先建立非遗工坊联盟,制定共富盟约,以非遗工坊带动产业的集群发展。它不仅强化了区域特色品牌,同时拓宽了富民增收途径,因地制宜打造了非遗经济的新引擎。

如今,产业共融、工坊联盟的共富故事在桐庐时时上演。以“新合索面”工坊为例,当地村集体盘活新合乡引坑村闲置场地资源,开辟出6个索面非遗工坊及非遗研学空间,为索面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今年3月,“新合索面·盒马鲜生”(杭州解百店)首店开业,通过盒马新零售将非遗特色美食运往千家万户,打开了新销路。据统计,目前新合乡现有450余户共1000余人从事索面加工制作、销售及其他相关行业,真是富了家家户户的“钱袋子”。

非遗如何助力共同富裕?就是要拓展应用场景,“活”在大家的现实生活中。

目前,桐庐有县级非遗工坊23家,新增“桐君中药”“新合索面”“酒酿馒头”等省级非遗工坊3家,培育非遗骨干企业20余家,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此外桐庐还整合县内外非遗工坊资源,成立工坊联盟,签订合作盟约,在技能共学、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合作共赢等方面形成合力,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搭建非遗展示、推广、合作平台。

为使非遗工坊开展内部合作,桐庐成立了县域非遗工坊联盟,如“芦茨红茶”非遗工坊和“桐君中药文化”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合,把中药红曲与红茶结合,创新推出“红曲芦茨红”。国家级非遗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申屠银洪表示,红茶中加入红曲,不仅色泽红艳剔透,而且口感更佳,一经推出就受到顾客的青睐。

“乡村创造力——桐庐县美丽乡村非遗保护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不仅为非遗保护利用开辟了新平台,而且为美丽乡村增加了新内容,更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路子。

桐庐剪纸、钟山石雕、莪山畲乡红曲酒、新合索面、非遗灯彩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遗品牌项目传承人,如今已成为农村致富领头人。

为对非遗人才培养、项目开发转化等方面进行补助和奖励,桐庐制定出台《桐庐县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若干政策》(桐政发〔2023〕12号),同时联合银行推出 “非遗工坊贷”,为列入名录的项目代表性企业、工坊、工作室、传承人或主要经营者提供金融专属服务。截至目前,共计120家非遗企业(团体、个人)成功申报政策,兑现金额500万元。“非遗工坊贷”最高授信1000万元,企业、传承人成功贷款5笔,共计450万元。

发扬传承 有延绵

800余种古法炮制用品器具、300余册传统中医药经典书籍……在桐君谷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研究院内,不论是桐君传统中药文化背景、文化传承与发展,或是古法发酵技艺、古法炮制场景都能够被一一找寻。

“作为国家级非遗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我有义务说好桐君中药文化,讲好桐君中药文化的故事。”申屠银洪先后把桐君中药文化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学校,不定期地去讲述桐君中医药文化的故事。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外特聘导师,他还跟大学生们共同交流和宣扬桐君传统中药文化。

申屠银洪除了带徒弟,还举办以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为目的的桐君谷古法炮制传承班,以三年或五年为一期,打造申屠银洪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和平台,组织公司的广大年轻员工进行文化传承、技艺培训、工艺研究、产品研发等等。

如申屠银洪一般,桐庐不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在“传承”的路上坚持不懈。

威风凛凛的狮子、憨态毕现的大象……走进钟山乡石雕艺术馆,一座座活灵活现的石雕成品让人“啧啧”称奇。

钟山乡是有名的石雕之乡,周慧洪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钟山石雕桐庐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岁开始就与“石头”打交道。

“现在基本都是客户定制,然后我们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后进行设计制作。”对周慧洪而言,石雕不仅仅是一门维持生活的技艺,更是一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

要将这个手艺传承下去,就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兴趣,参与其中。令周慧洪欣慰的是儿子周前浩如今正在青田学习石雕艺术,通过五年学习的周前浩如今已经能自己“打胚”,而且也能够熟练应用石雕的各种工具。“现阶段就是让他多向手艺精湛的大师们学习,在外面多看、多学,打开眼界,学成后回到家乡来,希望这个接力棒能够交到他手中。”周慧洪说。

拥有一身精湛技艺,周慧洪以技术带头人的身份带领本地村民学习石雕技艺。为让更多年轻人对石雕感兴趣,10余年来,周慧洪坚持免费举办中小学生石雕培训、讲座,为下一代普及石雕知识。2018年被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为特聘教师后,周慧洪每周四下午就雷打不动地到该校为学生上石雕课。

今年,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桐庐成立了文艺赋美非遗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常态化的展示展演。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召开期间,深澳灯彩、桐庐剪纸、钟山石雕、合村绣花鞋、分水竹笔等桐庐特色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入驻杭州亚运村,向运动员和来宾展示非遗技艺,传播桐庐特色文化,深受亚运村“村民”好评。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桐庐除了提高非遗能见度,拓展产品知名度和销路,还将不断创新非遗保护传承理念,进而为非遗衍生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等提供助力,不断探索在保护、传承中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生成和经验传递。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陶钰 通讯员 沈红霞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