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海归”女硕士“裸辞”后定居山村教网友学英语 镜头里都是她留下的理由
发布时间:2023-12-07 09:38:37

“这俩孩子怎么天天在家,他们是不是赚很多钱?”类似的疑惑,夏雪已经从村里人口中听到过很多次。

美国波士顿大学硕士,拥有金融、传媒双专业教育背景,样貌、气质都不错,一口英语更是流利,这也难怪夏雪跟着丈夫罗悦嘉回到富阳区万市镇众缘村时,村里人会想不明白: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住村里来?

随着时间推移,“海归”女硕士与杭州乡村完成了一次相互的价值印证。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夏雪成了万市镇的“亚运推荐官”,用驾轻就熟的双语视频在网络上推介富阳的粽子、创意市集等乡村特色。广袤乡村则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夏雪感受着深厚的乡土底蕴和流动的魅力。

辞职后定居乡村

迎接她的是美丽乡村新貌

夏雪是“95后”,温州人,本科学的是金融,后来又去波士顿大学攻读了新闻学硕士。毕业后,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当过英文记者,后来回到浙江工作。

2021年4月,夏雪选择了“裸辞”。一番商量后,夫妻俩决定回到罗悦嘉的老家众缘村定居。回村那天,迎接夏雪的是绿水青山和焕然一新的民居。“如果村里还是以前的样子,我都吃不消带她回来。”罗悦嘉实话实说。

万市镇一度以“石头经济”闻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丰富的石矿资源,万市镇成为省内石灰、矿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产业最兴旺时,全镇八成企业经营石矿加工,八成工业产值来自石矿生产,八成务工人员从事相关开采和加工,矿点和石灰窑一度达200余处。

开山裂石的爆破声成为一些人发家致富的“序曲”,可随之而来的是青山变成了“癞痢头”,绿水变成了臭水沟,路上粉尘遮天,村民都不敢开窗。“到处灰蒙蒙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罗悦嘉说,这是他对家乡的儿时记忆,因此,父母很早就带他去城区生活了。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万市镇开始了废弃矿山治理,关停了所有矿点和石灰窑,结束了数十年的“靠山吃山”。2020年,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项目为契机,众缘村对破旧危房、一户多宅、乱搭乱建钢棚等进行拆整,修复了村道,增设了文化活动场所,村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得以提升。

罗家老宅就是在2020年翻新的,三层小楼如今由小两口居住。罗家二老尚未退休,平时住在富阳城区,周末会回村来看看儿子儿媳。在夏雪看来,这样的生活环境很能留人:“有喜欢的房子,有爱人在身边,还能做想做的事情,很满足了。”

在乡村做自媒体,她品到了乡土人文的真味

回乡定居与偶尔小住不同,需要一份事业来支撑起码的生活,也就是夏雪口中“做想做的事情”。在众缘村安顿下来后,夫妻俩一起打理围绕英语学习、个人成长规划的知识分享类自媒体“夏冰雹频道”,内容每周更新。同时,他们开了一个叫作“废柴老公和学霸老婆”的“小号”,分享定居杭州乡村的点点滴滴。如今,他们已“吸粉”200余万。

做自媒体之余,夏雪享受着在乡村的自律生活。她每天早起,白天画画、阅读、弹琴、逛美术馆、学声乐,傍晚会和罗悦嘉外出跑步或遛狗。村道平整,公共交通便捷,有专门的村民担当保洁,有电子平台监督和评定各家各户院子的卫生情况,还有村前村后沿山沿湖的绿道,村里人都乐意出门走走,互相打个招呼,或坐下来聊一会儿。这一切,都让夏雪感受到了乡村的亲切。

还有一种味道,是夏雪用镜头记录、用脚步丈量不同乡村时逐渐品出来的。

万市镇彭家村的三位志愿军老兵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当年20岁出头的农村小伙子,“没去外面见过世面”,可上了前线,个个奋勇向前,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誓与强敌斗争到底。那一次,夏雪看到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怀。

夏雪还去了新登镇黑山顶拍摄油菜花,“网红打卡地”的主人胡村灵讲述了布局油菜花、红高粱以及“天空之镜”观景平台的农旅结合经历,新农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令夏雪佩服。

传统与创新、现实与诗意,充满生命力的乡村吸引着夏雪不断去探索、学习。“回到乡村,是我作过的最好的决定。”她说。

为乡村创造价值,年轻人应该更懂这个平台

在村里住了两年多,一些村里人还是觉得小两口好像从来不上班,担心他们跟社会脱节,挣不到钱。网友也有同样的不解:在乡村做自媒体,挣的钱够用吗?乡村真的适合年轻人吗?

“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模式和形态各不相同,并非都适合年轻人生活、工作,但杭州的乡村显然是很宜居宜业的。”她说,现在的收入虽然只是以前的七成左右,但他们不买房、不买车、不应酬熬夜、不买奢侈品,在乡村生活得很舒适。

很多夏雪的“粉丝”关注到了杭州乡村的优质环境。有外省网友特意到万市镇游玩、聚会,看到当地的乡村风貌后表示惊讶:“印象中的乡村不是这样的,我以为离开城市就只能看见山坡和扎堆的工厂了。”

夏雪的短视频更颠覆了海外网友对中国乡村的刻板印象。“在他们印象中,我们的乡村没有柏油马路,甚至厕所都是旱厕。”夏雪说,有海外网友一直以为视频里的是欧洲某个小镇,“每次看到这样的留言,我都会邀请他们到杭州乡村来看一看、玩一玩。”

有人批评夏雪,觉得她既然受过优质教育,应该为社会作出相匹配的贡献。对此,夏雪表示理解,但不认为自己没在为社会作贡献。在乡村居住者、“数字游民”之外,她还将自己定位为乡村价值的创造者,作为万市镇“亚运推荐官”,用双语视频宣传乡村特色就是一次最好的实践。

“我们的乡村需要更多年轻人去认识她、读懂她、创造她。”夏雪说,特别欢迎和她一样的年轻人走进杭州乡村,“我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感叹乡村的‘值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钟玮 汪玲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