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荡农贸市场。
昨日一早,记者打卡被称为“西湖区最出圈”的古荡农贸市场。上午8点,已有不少年轻人光顾,他们对这家市场最直观的感受:够干净、很专业、花样多。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这家农贸市场有点潮:摊位“码菜”讲究、智慧设备齐全、节日主题活动轮番上新,连抖音直播也搞得火热。“用时下流行话说,就是具备网红菜场的潜质。”该农贸市场负责人郁红梅说。
让居民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一直是西湖区民生实事榜单上的重点项目。今年西湖区提出“一菜一早”,为打造特色示范农贸市场锚定了方向——菜场里头生意好,外头早市也要热闹,要留住烟火气,更要挖掘特色引领潮流。眼下,另有文二街农贸市场、蒋村柿集、东山弄农贸市场正在如火如荼改造,一批“网红菜场”即将“发货上路”。
拥抱年轻人
市场成为“生活综合体”
郁红梅的目标很明确,得想法子创新,让更多年轻人愿意逛菜市场。“启动‘五化改造’的星级农贸市场基本都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智慧化运营,我们要在标准之上做加法,尤其做到年轻人的心坎里。”她解释,他们节奏快,逛市场也步履匆匆讲究效率,最在意食材品质。记者在古荡农贸市场里看到,每个摊位上都设置电子显示屏,当日菜价、食品安全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每日抽检70-80批次,是标准量的4倍,农残检测覆盖面更广。”一名食品安全检测员说。
“选什么部位的肉,搭配什么蔬菜,包括烹饪步骤,他们问得很细。”陈阿姨在古荡农贸市场卖了30年菜,发现如今逛菜市场的年轻人明显多了,不少都有“求指导”的需求。有了这个发现,该市场的运营团队便筹备在直播中加入现场烹饪教学,让擅于做菜的摊主轮流分享拿手菜。“我们的共享厨房、美食休闲区会陆续在年底开放。”郁红梅说,新时代的菜市场应该成为居民“生活综合体”。
“一菜一早”,热闹的早市氛围对年轻人而言同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提升改造中的文二街农贸市场就在这一环节上大下功夫。“在走访、了解周边居民需求后,除了常规的早餐铺,市场外围还打算新增咖啡、茶饮、鲜花、面包等业态,更全面地满足年轻人的购物需求。”负责提升改造工程的西湖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各显神通
打造区域特色招牌
同样是“一菜一早”,每家农贸市场都因地制宜,“玩”出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古荡农贸市场的关键词就是“网感强”。摊主会利用菜名谐音设计宣传标语,读来朗朗上口又令人忍俊不禁。“很多顾客边逛边拍,很享受这样轻松的氛围。”郁红梅说,“102家摊主组成了友爱的大家庭,有归属感,就有了凝聚力。”这背后,是市场运营团队的默默付出,如打造公共食堂、每周安排培训课、定期举办运动会等,都极大地吸引了人气。
古荡农贸市场里,还藏着一道风景,每天中午饭后,是摊主们雷打不动的跳舞时间。“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大伙每天跳跳都很开心。”市场内的面点师小孟说。
“网感”能带来时尚潮流,深耕本地特色最能锁住烟火气。改造中的东山弄农贸市场地处西湖边,正朝着“宋韵”发散思维,想为市民群众留下地道的杭州味。记者了解到,该市场的内部改造将结合“西湖十景”作为设计元素,改造完成后则要通过举办杭州特产展、本地小吃美食节等活动锁住城市烟火气。
不同于传统“玩”法,蒋村柿集更热衷跨界合作,想让菜场成为拥有多元业态的区域地标。“要根植社区,不仅为周边的菜农提供自产自销摊位,还要引入先锋书店、开办文创集市。”负责市场提升改造的西湖城投集团工作人员说,要真正使之成为周边居民愿意参与、融入的活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