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科研院所聚集
科技城人才释放活力
杭化院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
西部科创谷
得地千里,不如一贤。临安深明此义,努力践行。
原在江苏老家工作的工程师林博士,前两年被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的“双创氛围”吸引,入职科技城一家知名新材料企业。这两年,得益于省市区诸多“用才”、“励才”政策,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林博士庆幸自己“押对了宝”。
“临安这边机会多、平台好!人才办和科技城为我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帮助我申评高层次人才。”林博士说,近年来,他在高层次人才评定中享受到了各种奖励和资助。
近日,青山湖科技城“工程师之家”正式启用,越来越多像林博士一样的工程师们都可以更便捷地在科技城LinkPark产业园1号楼得到“保姆式”服务。
林博士在临安的“获得感”,只是近年来临安以满满诚意引才、惜才、用才、成才、聚才的一个缩影。据临安区委人才办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共引进大专以上大学生6600余人,来临就业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增长率位列全市前茅,折射出临安“优质人口”净流入的蓬勃态势。
“智汇”临安的蓬勃之势,背后有着怎样的“阳光雨露”?是临安的产业生态和人才成长生态,为八方英才的近悦远来、各放异彩提供了大机遇、大舞台。
1 我们有舞台
企业与企业通过协同使用精密仪器平台的Fluidigm质谱流式细胞分析仪和Beckman流式细胞分析仪,成功研发出质谱流式仪样机;
企业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师协同团队”,成功研发设计洁净生产车间电子特气泄漏监测报警仪器,实现可燃气体、氧气、氯气、氨气等24小时监测;
企业与高校协同研制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仪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近年来,临安为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着力建设“青山湖科技城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设备、人才、校企间的协同创新构建了合作机制,结出了累累硕果。
依托科研院所人才、科研、设备等资源,整合企业、高校等人才技术资源,临安建立起了健全产业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体系建设写就了一个个“群口相声”的脚本。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中心成立以来,已集聚各类工程师3850余人,累计培训人才2000余人次。
作为临安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人才创新创业的主阵地,目前,科技城已集聚了12万人口、1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上市企业、3600名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近三年,累计发布科研成果500余项。
放眼临安全区,“双创”氛围日益浓郁:临安全区已集聚36家科研院所、5所高等院校,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1%以上,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区有规模以上企业743家、上市企业13家、亿元企业202家、百亿元企业3家,为八方英才发展提供了繁茂的产业生态和广阔的施展舞台。
临安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重要一极,地铁16号线、科技大道快速路、绕城高速西复线等融杭通道已全面贯通!杭州西站的开通运营,更实现了杭城半小时通勤、全域1小时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为临安营造近悦远来的“虹吸效应”奠定了重要的区位优势。
除了优质的产业生态,不断迭代升级的“励才”、“惜才”政策更是“加分项”。
近年来,临安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制定出台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意见和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政策。其中,经认定的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资助补助,对应届毕业生最高给予27万的生活补贴,还对承接重大项目、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等均予“重磅”支持。
入驻科技城的某电子科技公司,致力于为行业提供CMP(化学机械平坦化拋光)服务。公司入驻五年多来,集聚了众多国内外高端人才,拥有强大的专业技术研发能力。董事长顾先生说,五年间,公司先后获得10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资助、1000万元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员工的房租补助累计已达数百万元。
临安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临安分六批共计为20多个项目团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目前已有14个项目通过评审,将获得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创业资助。
2 我们有诚意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才能安居。
每周的周三、周五晚上,在青山湖科技城某科技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95后小伙贾兴仕都有组队打羽毛球的习惯。自从会锦文体公园投入使用,他和30多位同事在“公司门口”就能实现“运动自由”,不必再驱车去“外地”体育馆“跨区打球”。
“会锦文体公园里共有6个羽毛球场地,宽敞得很,用‘临安亲才码’预约还能免费打球!”贾兴仕说。
临安会锦文体公园位于科技大道和滨河路交叉口,建筑面积接近7000平方米,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地以及游泳池等运动场所设施。
“科技城工作的年轻人是这里的常客,凡是经临安区认定的A-F类人才,只要来之前和我们电话预约,现场打开杭州市民卡APP出示‘临安亲才码’核销后,所有运动都是免费的!”体育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年初开馆以来,场馆已服务科技城上百家企业和周边居民,累计服务各类人才逾3万人次。
除了享受免费运动,“临安亲才码”还在生活、出游、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各项福利。如在临就业创业享受购房补贴;统筹安排人才子女入学;D类及以上人才享受优质医疗服务;C类人才享受健康体检服务;车辆上牌全额补贴。另外,还有免费乘坐常规公交、精品民宿星级酒店住宿优惠、指定景区首道门票减免,甚至洗车、停车都有优惠服务。
临安会锦文体公园只是科技城人才之家(人才俱乐部)打造“一核多点”(“泛人才”舒适生活中心、健康运动、社交文化、综合服务)中“多点”之一。
“一核”位于Linkpark产业社区1号楼,“多点”则设置在会锦公园、人才公寓、党群服务中心人才驿站等地方,聚焦人才生活和工作圈,为人才的社交、文化、娱乐、健康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除了提供“八小时外”服务,人才在工作时段的各种刚需,临安也考虑得贴心而周详。
位于Linkpark产业社区1号楼的科技城人才服务中心,设有综合服务、政策兑现、创业就业服务、科技孵化转化服务和创新创业中介等多个窗口,通过实体化运作,建立起了集窗口服务、科技服务、业务培训、活动交流、就业创业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位于Linkpark产业社区1号楼二楼的科技城工程师之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设置了创新服务街区、协同攻关发布区、专家问诊服务区、成果转化服务区等多功能分区,解决科技城重点产业的工程师引育难、创新成果转化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等痛点问题。
3 我们有奔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两天正在举行的2023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临安峰会,就是临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为当下计、为未来谋。
峰会期间,首届杭州市杭化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大赛、2023西部科创谷首届创业大赛总决赛精彩纷呈。海内外院士、高校专家、高层次人才和重点院所企业代表等240余名嘉宾齐聚临安,对接人才项目,共话合作发展,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天下英才来临创新创业搭建赛马场、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临安始终将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落户于科技城的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简称杭化院),是我省生物基全降解及纳米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杭州市首批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
由杭化院发起并主持举办的首届杭州市杭化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大赛,设置了生物基来源的生物降解材料、特种纸基制品、生物塑料、生物能源、生物精炼等7个赛道,评选出了10个优质项目。
在杭化院院长姚献平看来,“科研院所的研究不应只是递交研究论文,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才是重中之重。举办大赛就是让各个专家评委帮项目查找成果转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踪服务,通过与资本端、企业端的合作协同,促进成果转化!”
姚献平表示,举办大赛意在进一步深挖生物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主流产品市场需求,聚焦生物基前沿技术的运用,共同构建起生物基技术与产品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国内领先的“概念验证服务体系”。
近年来,杭化院深耕新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科研院所“经营”科研成果的“优等生”,如今,“杭化院系”产值高达15亿元,利润达1亿元。
姚献平介绍,杭化院共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对接了数十个转化课题,目前已与16家成果转化企业达成合作。通过上下游协同创新,凝聚了6位院士和一大批博士、博士后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贡献了“临安磁场”。
以“硬科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西部科创谷首届创业大赛,则面向全球的智慧交通、泛半导体、数智化、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热门前沿领域,吸引了88位海内外优质人才项目报名参赛,最终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杀入决赛。
“通过赛事平台,我们想聚集项目、人才、资金、产业资源等要素,为科技城构筑‘上市公司+科研院所+产业基金’的双创生态储备项目和人才。”西部科创谷相关负责人说。
“光芯片项目与科技城新材料、智能制造的产业定位非常吻合。科技城的创业补助和人才扶持政策都非常给力,我们希望能在这里获得加速发展。”摘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光芯片项目创始人叶志超表示。
获得大赛二等奖的“小核酸生发剂项目”负责人崔文浩也表达了同样的期待:“希望带领团队从研发走向市场,在科技城不断发展壮大。”
苕溪迤逦入太湖,天目连绵向钱塘。来临安,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