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发布时间:2023-09-30 15:48:2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坚持的结果。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制定并正确实行社会主义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策略的关键和前提

所谓本质,即事物发展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与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本质决定现象,内容决定形式,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依据内容确定形式,是促进事物符合规律地向着正确方向转化的关键。如果混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把现象当作本质,以形式遮蔽内容,那就会产生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误读甚至曲解,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马克思深刻指出,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是认识事物两种不同的范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深刻坚持社会主义本质、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是在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特征、基本要求等一系列论断中,蕴含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揭示,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充分发展;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向着“自由人联合体”不断迈进。这些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思想,是在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示”并对形形色色戴着“社会主义”桂冠的错误思潮进行鞭辟入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然而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盲目到自觉的艰辛探索过程。1992年,在我国改革开放面临重大考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重大挫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言简意赅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重大论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预见,不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意义,而且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具有提纲挈领的深刻启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集中到一个根本点,就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在更加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点上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推向前进。

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概括,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达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括,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素,有利于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经验上升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规律,把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预见,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揭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述,贯穿着一脉相承的一条红线,这就是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系统阐发,通篇贯穿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核心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使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切实解决好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相协调的问题,着力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也都是从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能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定着现代化的每一个方面、每一步战略、每一项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基点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重要论断和明确主张,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对于现代化进程具有基础性重大意义。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没有工业革命及其直接推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正是通过新中国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基本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基础、市场化条件、城市化实力以及科学技术和智能革命的强力推动,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满怀自信地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致力于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胜利实现,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是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路径,这也是在我国新发展阶段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一方面,市场必须有效,这就是要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聚焦到搞活各类实体经济、增强经营主体生机活力上来;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为,这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职能,有效规范资本行为,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更好保障资本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

以人为目的和主体、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高体现。我们党领导开创并奋力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在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设想变为现实,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现代化,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走着不尽相同的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资本的固有特性是利益无限驱动,带来的必然是对内剥削和奴役、对外扩张和掠夺。与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如影相随,利益分化、阶级对抗、极端个人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等“现代社会病”严重制约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甚至造成人的主体性失落和民主自由权利被剥夺,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与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离不开人的主体作用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和协调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正呈现出这样一种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任务。这些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全面推进,必将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彰显,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得到充分体现,更好地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

(作者系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包心鉴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