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7月9日,浙外“小青荷”们用热心、细致的服务助力韵味杭州·综合比赛。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真诚的“你好”,面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服务对象,他们展现出“小青荷”热情、友爱、团结的形象,也在竭尽全力让志愿服务变得更便捷、更高效。
“今天又是你呀!”
在视障运动员的招呼声中收获服务的幸福感
“小青荷”付思艳是此次比赛期间餐饮部门的志愿者,主要为残障运动员提供餐饮服务引导。
上岗第一天,她就发现,残障运动员在就餐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困难,但他们不会寻求帮助,总是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在工作例会上,她和小伙伴们说起了这个现象后,大家商议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主动出击”——仔细观察每一位前来就餐的运动员,根据他们的情况预判在就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主动上前提供服务。比如说,遇到双臂或视力有障碍的运动员,她会主动上前询问需求,并提供1对1服务。
渐渐地,运动员们主动接受了“小青荷”提供的服务,双方也建立起相视一笑就知道对方所想的默契,整个服务变得更加高效有序。
“最令我难忘的,是服务期的最后阶段,遇到了一名曾经服务过的视障运动员,没想到,对方凭声音就‘认’出了我。”回忆起那一刻付思艳的声音中有着难掩的激动:“那句‘今天又是你呀!’让我感受到了被肯定与‘看见’的幸福。”
付思艳(第二排右一)与媒体村餐饮岗位志愿者合影。
“不浪费青春的每一分钟!”
看到坐轮椅“健步如飞”的运动员获得激励和治愈
在亚运村的另一个岗位上,浙外“小青荷”林惟昕负责检查辅助器具维修情况。
林惟昕说,她是应届毕业生。先就业还是服务亚运,曾是她内心的“挣扎”,最终,想要服务“家门口”盛会的念头占了上风,她决定坚持服务好亚运,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在此次志愿服务中,她发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与小伙伴们在运动员的身上获得了激励和治愈。
在维修中心引导时,林惟昕说,她遇到了一名参加游泳项目的残障运动员,看到对方借助轮椅也能“健步如飞”拼命样子,顿时引发了在场志愿者的钦佩。“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他人服务,我从残障运动员身上也收获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冀,他们不忘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样子,告诉着我们青年一代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浪费青春的每一分钟!”
林惟昕(第一排右一)与维修中心岗位志愿者合影。
“从无到有”装扮修整空间
显现“大后方”里的关怀与责任担当
“今天又是我占领朋友圈微信运动第一名的一天!”在此次比赛服务期间,志愿者陈佳莹以每日近两万的步数“荣耀”微信朋友圈。她说,她每天从亚运村欢迎中心到运动员村超级居民服务中心,再到餐厅、宿舍,用脚步丈量着亚运村里的每个角落,为的就是引导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抵离等工作。
陈佳莹(右)在亚运村欢迎中心接待运动员。
“与其他志愿者相比,我可以说是‘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志愿者俞海琦的自我调侃,却显现了这个很难被看见的岗位的重要性。
俞海琦说,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志愿者休整空间的工作氛围营造。为此,看到其他的志愿者小伙伴在亚运村奔忙的身影,他脑子里不停地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志愿者修整空间成为大家暂时的“家”,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休息,用更好的精神面貌开展服务?他和同岗位的同学们一起,“从无到有”装扮着志愿者休整空间,大家发挥着各自的美术特长,完成休整空间的海报、展板、展示墙设计等,将整个空间打造成轻松活泼的放松区域,为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们提供放松休憩的场所。“虽然我没有在一线服务运动员们,但是能让大家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享受到村里‘大后方’的关怀,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也是我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看到小伙伴们开心的笑容,俞海琦觉得,自己的工作也非常有意义。
俞海琦(第二排右三)与媒体村志愿者休整区“小青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