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乡村数字治理何以破难?从萧山“美美大同”找“七寸”
发布时间:2023-06-13 14:42:11

初见沈晓凡,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普通的乡镇干部。但他一开口,脱口而出的产品需求、架构,顿时显出他与众不同。他是萧山区楼塔镇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负责“美美大同”乡村数字治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技术支持——岭上科技总经理张炜说,“两年接触下来,晓凡主任比我们更像产品经理,很擅长写需求表。”

沈晓凡的回应更“技术”:“你们负责好用,我们负责用好。”

参与即治理

采访前,沈晓凡带记者走进大同三村路下院自然村,指着村口两排挺拔的娜塔莉树说,“这是美丽乡村创建时种的,外形像宝塔,一到秋天,整条路都是红的。”

“美美大同”数字治理系统就诞生于此。两年前,大同三村创建为第一批区级美丽乡村提升村后,村庄如何从“很美”到“恒美”?答案很简单,村民无疑是主体,但要人人参与也并非易事。当时,镇村干部一合计,打算设计一款以家庭为治理单元的微信小程序,也就是“美美大同”的前身。

走进村民俞小玲家,手机扫一扫门口张挂的“美美大同”牌子,就能看到她家的徽章获得情况,目前已集满八个。

这也是“美美大同”乡村数字治理系统的逻辑架构,设有美丽庭院、门前三包、学法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移风易俗、我爱我村、垃圾分类、平安守望、义务奉献等十个场景,村民参与活动就能得到“仙岩币”——一种以楼塔古称命名的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能获得相应徽章。

“我的养花习惯,就是使用这个小程序后养成的。”俞小玲说,邻居间晒花晒庭院,村里不仅成立了种花联盟,连拍照水平都提高了。

现在,“美美大同”数字系统已覆盖楼塔全镇12个村,平台日均活跃率达46%,意味着每天接近一半的楼塔家庭在使用该平台。

沈晓凡说:“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即治理。”楼塔人一出生就有以身份证号注册的“仙岩卡”,主要是方便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使用,人人参与村庄治理就如此简单地开始了。

三分建七分用

俞亚敏是当地吉达汽配覆膜工,也是“美美大同”的忠实粉丝。去年,她家集满了十枚徽章,春节期间,村里敲锣打鼓送来4000个“仙岩币”作为表彰奖励,一下子他的账户里的积分涨到了8万多个。100个仙岩币相当于5元钱,可在全镇62户商家直接使用。

“村里小店换过盐、酱油,很开心。不过也舍不得用,仙岩币和徽章都是一种荣誉。”据悉,运营两年来,“美美大同”系统已累计发放1500余万个“仙岩币”,兑换率也高达65%。

而要争得这份“荣誉”并不容易。因为能正向激励,也能反向扣分。比如“人人都是美丽观察员”场景,村民发现不文明的环境卫生问题后,拍下照片上传,村管理员审核后发送给相应村民,对方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整改到位,自家的“门前三包”徽章就会被降级。

这种“反向”同样适用于该数字系统的村审核员和管理员。萧南村村干部章刘波说,“村民上传一个事件,超过24小时不处理,显示绿色;超过48小时,显示黄色;超过72小时,显示红色,这就要扣分了,直接影响村年终考核。”

其实,这就是“好用”与“用好”的问题。张炜谈到,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诞生了大量数字治理平台,但往往重技术轻运营,使得平台沦为“僵尸软件”,“深耕乡村治理数字化”也成了一句空谈。

而“美美大同”的精髓就在于运营。“乡村数字治理平台应该是三分建、七分用。当地的乡镇干部和村民,就是我们做好产品最好的业务老师。”张炜介绍说,楼塔有个“两步法则”,不管平台技术端多复杂,群众使用端必须“两步到位”,即操作一件事,不能超过两步。

积小治为长治

对于用好“美美大同”系统,楼塔岩山村村干部俞小波的认知更深刻。今年4月起,村里每隔半月就在“美美大同”上发起“捡烟头、创文明”活动,集满一瓶500毫升大小矿泉水瓶的烟头,约150个,能得100个“仙岩币”。

“村里好几年的烟头都被捡了起来。现在,烟屁股都不出家门,村民随手扔烟头的习惯也改变了。”作为活动发起人,俞小波很自豪。

沈晓凡说,这就是积“小治”为“长治”。

据悉,两年时间里,“美美大同”系统已迭代三次,4.0版本目前已基本完成,在细化完善现有功能之外,将增加“村务监督员”等新功能,每个村将公开租赁合同、项目开支等文件,线上接受村民监督。“以‘美美大同’在全镇的‘流量’来看,这个监督功能将比线下的村公务栏更有效。”沈晓凡介绍说。

而在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秘书长章丰看来,乡村数字治理最美的风景不是技术而是人。在镇村干部与村民的不断互动中,人人参与治理有了一个个“支点”,这也是“美美大同”背后的社会意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方亮 何文静 萧山微融圈 王兴江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