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时任於潜县令楼璹,从蚕乡乐平出发,沿天目溪逆流而上,遍访田园,体察农桑,绘制了光耀千年的《耕织图》,成为历代皇家收藏摹绘、推崇嘉许的传世农事“教科书”。
千年后,谨循勤勉耕织的基因血脉,锚定“两水”汇注的山水人文禀赋,潜川镇党委政府在“八八战略”擘画的“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指引下,心系农业、扶持农耕、培育农人,以“两进两回”推动潜川儿女在沃野之上男耕女织、早作晚息,用“犁锄+键盘”“无人机+补光灯”精耕细作着一个个家庭农场、一片片“花果山”……
一时之间,一幅幅“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新时代“临”南《耕织图》,在临安之南的秀水明田之上延绵铺陈。绿色潜川,韭绿稻花、瓜果四季。
风 物
天目山南麓,“两溪”在此交汇。山如翡翠,云山雾绕、碧水缠腰的小镇潜川,难掩灵气。
灵气从何而来?灵气来自潜川一年四季都有“料”!
这两天,潜川媳妇蒲楠挺“傲娇”的!她和丈夫王苏华精心栽种的马山车厘子一开摘,就有人愿出15万元来“包棚”,“网红指数”丝毫不逊马山西瓜。
三年前,在义乌打拼多年的王苏华、蒲楠夫妇弃城上山,到王苏华的家乡马山包地种植车厘子。夫妇俩从山东重金请来车厘子种植专家,带着马山村20多位村民在马山之巅悉心“伺候”车厘子,三年“闭关”,终于使“不宜在长江以南栽种”的车厘子硕果垂枝。5月25日,马山车厘子开采的“官宣”甫发布,采摘客就蜂拥而来,甚至有“贵客”口出狂言——愿花15万元“包棚”来吃。市场的给力反馈,一扫夫妇俩“闭关”三年的辛劳和压力。
王、蒲夫妇俩的甜蜜幸福才开始,马山脚下,刚刚迎来片刻“清闲”的吕文冲全家又要开始忙了。 “五一”假期,每天近千名采摘客来红梅秀林农场“打卡”樱桃,把农场主吕文冲全家忙得够呛。眼下,红梅秀林的水蜜桃又迎来采摘季,这个周末,农场将迎来首拨来尝鲜的客人。
这座潜川镇有名的“花果山”,在吕文冲的“排兵布阵”下,如今已瓜果四季:春樱桃,夏桃李,秋柑橘,冬草莓。“这些水果施的都是有机肥,品质、口感都有保证,来采摘的都是十几年的老顾客,我们的水果根本不需要挑到路边卖!”走在果园里,“吕场主”满面春风。
吕文冲“花果山”里的“小四季”,仅是潜川四季风物的一个缩影,放眼潜川的“大四季”——
暮春,“双溪”的浇灌,成就了茶山上“天目青顶”的缕缕茶香。每年四五月,位于上沃村的“白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200多亩茶山,似一团翡绿的云盘绕在碧水幽谷间。近观,茶梢的每片嫩芽形似兰花,开似雀舌,制成干茶冲泡,茗味鲜醇。这是茶山“掌柜”张红玉夫家祖孙三代一心事茶的结晶。如今,白云山合作社每年有近8000斤的干叶产量,每年毛收入近300万元,而这仅是潜川全镇的“茶山一角”。
仲夏,皮翠绿、瓤殷红、籽黢黑……有三十多年种植历史的马山村西瓜,在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马山之巅甜蜜生长。甜度高、水分足、“沙感”好,一瓜难求。去年起,马山村通过流转农户土地,统一种植西瓜20余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今年又“开疆拓土”,扩种70亩,为村集体和瓜农再添一抹马山“共富瓜”的“甘甜”。
泰秋,柑橘、火龙果次第新。尤其是青山殿水库的高坪柑橘,今年将迎来更多打卡客。因为临建高速南段即将通车,坐落在高速互通附近的青山殿“深山渔村”村落景区即将盛装迎客,被青山秀水“喂大”的高坪柑橘,将清甜待客。
暮秋,草莓即将“上线”之时,七坑村红建蜜蜂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红建携400多箱“甜蜜使者”,开启一年一度的“甜蜜迁徙”——前往苏州采上好的枇杷蜜。色泽金黄、鲜亮剔透的枇杷蜜浓郁醇厚、甘之如饴。如今,陈红建的“甜蜜事业”在共享城乡中,“酿”成了“共富蜜”——城里客可通过手机下单认养一箱蜂,让甜蜜生活常伴烟火四季;全镇60多户农户,代养红建蜜蜂,当“共富蜜”的会员。
隆冬,养了一年的猪羊鸡鸭该上餐桌了,潜川镇各农场的畜牧主们忙活开了!英华家庭农场的蚯蚓鸡、蚯蚓蛋,星兴养猪场、海涛牧业的万头猪、万头羊,陆续运赴长三角,为春节前后百姓千家的“故人具鸡黍”“磨刀向猪羊”贡献潜川美味。
乐 耕
潜川好风物,皆因勤者耕。
清晨5点,晨光熹微。“夫妻档”老吕和妻子许红梅追着“花果山”天边的光亮,戴起斗笠,套上雨披,穿梭在红梅秀林农场水蜜桃园,为80余亩水蜜桃疏果、套袋。
“我们的果子不用农药,所以在种植中要更上心些。这段时间,都要干到天黑,果子不等人!”老吕说,这些年,他陆陆续续从农户手上流转了300多亩林地,种上樱桃、杨梅、枇杷、桃李、柑橘、草莓等水果,四季不断档,农场里光是水果采摘的毛收入一年就有400多万元,带动周边十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年增收60余万元。“周末,女儿、女婿都会回来拍照片做做宣传。我们一家人都对这片果园有感情,这份事业苦中有甜!”一旁的妻子许红梅说。
在海龙村沙门坞,同样以爱妻名字命名的英华家庭农场,潘陆根每日“巡山”2万步,“打卡”21幢鸡舍、9座猪圈、2800平方米的蚯蚓繁育大棚和50多亩果蔬园,“探望”1.5万羽“飞鸡”、1500余头猪……潘陆根坐拥的420余亩的农场山头延绵、树密林深,“飞鸡”和小猪们在这里穿林登枝、自由来去。一条循环农业链在这里往复不息:猪粪养蚯蚓、蚯蚓喂鸡、经处理的猪粪归田施肥。夫妇俩带着七八个工人,早做晚息,辛勤操持农场,每年创造近千万的产值。不管市场行情起落不定,夫妇俩始终志笃意坚、同心同行,在农庄一干就是20多年,一个被评为省劳模,一个当选省人大代表。正应了苏东坡那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海龙村南边的分水江畔,昔日於潜县令楼璹绘制《耕织图》的始发地、蚕桑之乡乐平村,“自在居家庭农场”桑葚迎来采摘旺季,农场主周建国和他的“事业搭档”女儿周淑萤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
近年来,养蚕产业日渐式微,不少桑园抛荒,资深蚕农周建国毅然逆行、转型,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多亩桑园、农地,开植果桑,套种雪里蕻、养殖鸡鸭,实施“一地多收”新种法。
为给父亲打下手,周淑萤毅然弃城还乡,“也傍桑阴学种瓜”。在新媒体上为自家农场卖力吆喝,为桑葚酒设计包装,把不易保存的桑葚鲜果制成桑葚果干销售……在父女俩的精心操持下,昔日“寒者身上衣”的乐平蚕桑,迎来“旅者舌尖味”的新时代,楼璹“应无恙”,也当为父女俩挥毫点赞。
“现在农场每年有2000多人来采摘,加上我女儿弄的这些‘新花头’,每亩桑地毛估估有1.5万的毛收入!”老周甚是欣慰。
……
潜川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素保障等措施,潜川全力推动“两进两回”上山下乡、进村入田。近三年间,累计有数百位新农人回乡务农,躬耕临“南”。正是一对对“夫妻档”“父女档”在临“南”大地的“倾家事南亩”“带月荷锄归”,成就了潜川风物的次第“上新”、瓜果四季。新近召开的临安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表彰了年度系列十佳,潜川农业5度上榜,共有3家农场(企业)当选年度十佳。潜川镇还获评全省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绩突出集体。
沃 土
乐耕需要沃土。临“南”沃土离不开“两溪”合注的浇灌,更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
为积极响应“非粮化、非农化”(简称双非)整治,潜川镇集中流转了4000余亩土地,建成塔山畈、新梅畈等高标准农田项目。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塔山、马山,辐射周边的“渔米潜川”粮油产业带正应运而生。面对后“双非”时代带来的规模农业、机械农业的新种法,潜川适时招引浙江天目溪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天目溪生态农业)落地,在全镇组建了15家强村公司,开展土地流转、农村大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等“农业合作服务”。“去年以来,我们重点建设的新梅畈、紫溪畈等高标准农田,都由天目溪生态农业全程参与技术指导和质量把控,由强村公司负责实施,成效不错!”潜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业做起来了,农产品怎么销售出去,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有获得感?近年来,潜川镇党委政府也是频频出招,为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给出了诸多“解法”。
“解法”之一:做优区域品牌,构建特色农产品高品质统一标准,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打响农业区域公共品牌。
去年下半年,潜川镇已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两个镇级农业公共商标,涉及生鲜、粮油、酒水等9个品类,目前已取得7个品类商标证书。同时,镇里还配套设计了一系列以“潜川小农”为主题的农产品包装,包括茶、米、蜜、油等,前期已开始陆续投入使用。
“解法”之二:拓宽销售渠道。继去年打造共富工坊,潜川农产品赋能中心也即将投用,将潜川农产品出山提供实体化运作平台。目前,潜川镇政府和专事农产品配送的绿川农业深度合作,在临安打造潜川农产品线下自提和配送点,同时通过微信点单配送小程序,向杭州主城区配送潜川农产品。首批镇级农产品——海龙蚯蚓蛋和过水跑山猪已成功上线销售,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其他农产品上线也正在陆续对接洽谈中。
如何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这篇文章,潜川也在做“顶层设计”。
今年,镇里给钱给政策,对鑫悦家庭农场、遇见家庭农场、红建中蜂、白云山茶叶、沙门坞农庄等五家农业主体进行基础升级和产业链“延链”,引导产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提升效益,进一步带动和联结更多的“小农户”增收。促成马山西瓜和雪山大米开展“村村合作”,让“共富瓜”“共富米”共富一方百姓。
亚运会前,临建高速南段即将建成通车,潜川互通、乐平互通直通临“南”小镇,潜川迎来“高速时代”。眼下,潜川正在加快推进青山殿未来乡村和示范型村落景区建设,重新唤醒“深山渔村”的别致意境,建设湖景公园和“三溪两岸”休闲带,着力培育休闲游、体验游、研学游、采摘游、露营游,带动区域性民宿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渔米潜川”产业带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南门”山水阅不尽,潜川风物时时新。渔米潜川的“耕织新图景”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