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国际古迹遗址日 10位青年参与公众考古直播秀 到良渚古城遗址“挖宝”
发布时间:2023-04-19 10:33:16

10位考古“菜鸟”青年,分组在考古土方中“挖宝”,全程3小时不间断直播……18日下午,国际古迹遗址日,一场大型公众考古活动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来自全国的10位青年亲手“探秘”5000多年前先民的工作与生活。

本次“一小铲,五千年”公众考古活动由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和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举办,浙报集团旗下潮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

此前,潮新闻客户端面向全国招募10名对考古感兴趣的公众考古青年志愿者。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有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也有老师、在读大学生等,但相同的是对考古的喜爱。

周伟男特意坐了一个多小时的高铁从昆山赶来,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良渚古城遗址,也是第一次参加公众考古活动。“我从小就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之前学习时在老师带领下参观过良渚博物院,所以我想借这次机会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了解古人的生活。”

下午2时多,经专业考古人员培训后,10位青年志愿者领到刮铲等工具,兴致勃勃地跟随社教专员“入坑”。“用刮铲轻轻刮去表层的覆土,遇到坚硬的器件不要刨,要把周围的土清理干净,一层一层地刮。”良渚文化社教专员钱琴英一边讲方法,一边动手示范。

生怕碰坏文物,青年志愿者们都特别小心翼翼,刮土就像剥鸡蛋壳。一块坚硬的物体露出一角,用手指拂去表面的尘土,或是“回字纹”,或是“青花瓷”,他们就这样和几千年前的“时光碎片”打了个照面。

“老师,你看看这个是什么?”不一会儿,一块坚硬的黑色石头被发现,用水一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朱叶菲初步断定,应该是良渚时期的燧石。“燧石的硬度比较高。在良渚时期,燧石主要是一种雕刻工具,良渚诸多玉器上的纹饰,就是用它来进行雕刻的。”

只有拇指盖大小的燧石,也是需要登记在册的出土器件。社教专员拿出标尺,准确地量出燧石出土位置的长宽深,写在一张标签上,再用透明袋装好,与这块燧石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这块石头是从哪个位置发现的了。”钱琴英说。

经过3个小时实地发掘,10位志愿者对考古有了新的认识。在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就读的张冰感觉收获满满,他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文物形态,接触考古,让他更加肯定文物数字化的意义所在:“不少遗址和文物出土时都是不完整的,把它们复原出来,能让更多人看到它们本来的样貌,更好地理解历史。”

此次公众考古活动作为良渚文化青年传播计划的一部分,也是良渚遗址管委会“看五千年的中国来良渚”展示品牌的进一步深化。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公众考古活动,让大众更好树立起文物保护意识、更好传播良渚文化。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林丹 唐骏垚 叶怡霖 通讯员 摇慧敏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