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3年,杭州旧书摊上的连环画竟意外找到主人。《杭州日报》报道的这个故事打动了不少网友。
杭报新媒体编辑石擎擎在旧书摊买了一本1980年印刷的连环画,书的封底留下了三行字,“文勇:炒素鸡你自己回来 煤气炉热一热再吃”。文勇是谁?谁给他留的言?他还记得这本书吗?石擎擎觉得有趣,就以此制作了短视频,发在了杭州日报抖音号上,希望帮连环画找一找主人。最后,“失散”43年的主人竟真的现身了……
文勇小时候就爱看书,尤爱连环画,留言则是他母亲写的;后来他考上了南京的大学,画册就被留在了镇江老家,辗转至今。文勇现在已经是“准外公”了,他打算将连环画装裱起来,作为礼物,送给家里新的“小兔子”。这个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旧书故事,正契合了“书卷多情似故人”,也展现了无所不在、无远弗届的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旧书找主人,邂逅一份社交温度。如今,互联网深入生活,在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人们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数据闪烁、词条闪过,也少不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灵触碰。再小的声音、再平常不过的故事,都是时代的回响,哪怕只是几行43年前留在书上的字。类似的事件之所以能打动网友,不仅是因为其朴素的情感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更因为普通人在这里寻找到了慰藉和力量。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最终记住的,不是流量的多少,而是背后美好的人和事物。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古人“善假于物”的智慧,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最生动的体现。让不论多久的时空、多远的距离,在小小指尖上的一次又一次转发中,成全最终的一次相逢。从这个意义出发,互联网何尝不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抱团取暖?每个人的表达汇成了心灵的洪流,让正能量从虚拟空间中奔涌而出,激荡在我们朝夕于斯的土地上;无数细小的声音汇聚,在关注、表达中推动着国家和社会前行。
时代之音如同一场交响乐,它离不开经典文化代表的主旋律,同样少不了普通人创作的和弦与变奏。冒着生活热气、不乏泥土芬芳的互联网故事,不仅是寄寓生活理想的许愿池,更应成为安放理想生活的玫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