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沪苏浙皖主流媒体联动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热议长三角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3-03-08 10:49:11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各地“全力拼经济”的奋斗之年。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沪苏浙皖如何发挥“头羊”作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杭州日报、杭+新闻联动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澎湃新闻、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等沪苏浙皖主流媒体,邀请三省一市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从产业、科创、生态、人才、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共议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发出“爱拼‘长’会赢”的奋进之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

推动人才高质量集聚

从人才载体平台看,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的高能级人才载体,拥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的1/2、1/3;三省一市共有本科层次高校221所,为长三角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但是民营企业引才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留住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说,要想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依靠企业去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和人才的集聚。

“找领军人才固然很重要,但是,往往需要骨干人才形成人才链,否则很难让领军人才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刘锐建议,在长三角各区域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人才进行集聚,把企业产学研集中在一起,把跨区域跨学科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针对一些共同的科创需求进行研发,给企业提供创新链和人才链,这样才能把产业链进一步做强。

“归根结底,要打破人才体制机制限制,通过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手段,推动人才高质量集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刘锐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

推进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如何与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联动合作?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认为,亟需相关部门在战略层面加以审视,深化体制改革,以行政手段进一步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是突破行政壁垒,推广实施一体化协作新机制。建议加大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112项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工作,以示范区毗邻区域为试点,如在上海大都市圈划定的环太湖协作示范区,加快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协作。

二是合理优化都市圈各城市分工,差异化增强中小城市功能。统一规划都市圈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产业、环保、市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充分衔接;优化城市功能分工,结合产业转移承接,统筹产业链供应链在都市圈内的布局,推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县域城市疏解。

三是支持长三角区域性中小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尾乡头”的衔接作用,放大龙头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支持在长三角区域选择一批有地域条件、历史文化渊源、经济联系的中小城市开展区域一体化试点,推动边际区域的跨省际合作,加强高铁、城际、高速等交通网络建设,形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中小城市标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很扎实的一步,放眼未来,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四地在三个方面要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

首先要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在产业供求对接,大中小企业链接、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供应链、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上,发挥更大的创新发展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共同体,“这意味着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力,以及各自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形成并发挥一体化整体效应”。

此外,长三角人均经济的规模和能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高质量”上要继续开拓新路子,特别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等。

“未来,长三角是向世界率先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样板区,一定会走出一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一定会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探路。”对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权衡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

推动区域科创一体化发展

为推动区域科创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进一步发挥科技部的顶层设计作用,加强对三省一市科技创新的规划布局,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区域层面定位分工合理、资源协同互补的良好格局;充分运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与开放优势,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展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制度、应用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同时,曹阿民提出,三省一市政府应以大项目为牵引,用具体动作推动实际联合;以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成员单位为基础,瞄准应用技术研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强化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从政策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入手,构建区域内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性联合加速转变。

此外,曹阿民建议三省一市地级市以产业需求为切入口,以需求牵引推动实际联合;聚焦区域内重点产业与龙头企业,定期梳理、凝练产业共性需求与企业技术痛点,形成需求清单;集成联盟成员单位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信息资源壁垒,联合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的“长科创”资源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对记者说。

刘庆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在他看来,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根本任务是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为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于2020年应运而生。该创新中心一头连接近150家海内外高水平战略合作高校机构作为资源端,一头连接区域内近30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为需求端,准确地获取企业需求,征集提炼企业技术需求1200多项,组织研发载体、海内外合作高校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了400多项实际问题。

“在推进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道路上,国创中心还将持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针对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更有针对性地集聚创新人才、组织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刘庆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

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长期从事环境管理研究,她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近年来,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合作机制发挥实效,三省一市制定发布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一体化标准,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模式’仍在不断焕发生机。”陈红枫表示,安徽积极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联合杭州市编制《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新安江皖浙跨界街口断面水质连续11年达到生态补偿考核要求,为试验区全面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陈红枫建议,完善统一组织、统一制度、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长三角“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优势,携手打造长江、淮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共保联治向共同开发、共享优质生态产品拓展,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

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加快推进长三角教育资源共享?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加强三省一市各层面发展规划的政策衔接,为域内高校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验室开放共用、产学研平台共建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张晓宏表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加强协作,位于沪苏浙皖的多所高校,成立了“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正在大力开展校际合作交流,并有计划推动学分互认。对此,张晓宏表示,“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可以进一步扩大,通过建立多层级、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信息互通平台,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

“苏州大学正全力打造未来校区。这既是中国第一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第一个高校校区。”张晓宏介绍,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将聚焦数字与人工智能、信息与智能系统等领域,构建贯通新工科的交叉创新平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

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长三角一体化从未来发展的潜力来看,科创、人才等很多方面需要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建议,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卡脖子”问题,在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长三角合作专项;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在人才协同方面,许礼进建议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三省一市积极探索创新引进人才方式,实施引进人才计划,建平台、立项目,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人”身上,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力度,加大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力度。

许礼进还建议,三省一市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长三角专家库;同时发挥三省一市科技智库联盟的作用,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我们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许礼进表示。

本版撰稿:

杭州日报/杭+新闻记者 张世新 杨君左

新安晚报/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叶晓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李佳蔚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刘丽媛 石小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程慧雨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