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3-01-30 08:58:25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会上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要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与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 辛向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作了很多新的阐释,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之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与要求,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优势,以及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的本质的体现。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这个制度体系建构的极端重要性,不断由制度体系的完善来解决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都是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四是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的实质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为共同富裕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完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和经济关系,使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更加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六是坚持依法治国。从国内看,我们已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七是坚持系统观点。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利益分化的樊篱,使生产力得到更大的解放与发展,并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为完善的制度基础。

通过共同富裕的实现来证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 龚云

要把握共同富裕,需要用大历史观,既从理论上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又联系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身。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就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主体逻辑、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全面逻辑、辩证逻辑、实践逻辑、行动逻辑和文明逻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共同富裕作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全党的既定工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就是在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中国将通过共同富裕的实现来证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共产党人将通过共同富裕的实现,为人类指明一条新的超越西方资本的现代化崭新的道路。

“公平统一”和“安全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引领性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何文炯

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旨在通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风险保障,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之目标。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中“公平统一”和“安全规范”是第一次写进党代会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

将艺术通过转化和回馈催化乡村共同富裕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当代浙江研究中心主任 张丙宣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既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缺少了精神生活富裕的共同富裕是狭隘的、片面的、不完整的。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鲜明提出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从基本国情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回应了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心声。

在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方面,可以将艺术通过转化和回馈两个相互依存的机制催化乡村共同富裕。一方面,艺术实践以微改造方式介入乡村,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的规划、改造和发展,吸引乡贤回归,推动乡村创新发展,推动外部资源转化为内生能力;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乡村又持续回馈政府、市场、艺术家与乡贤,实现乡村与外部的对等交换和良性循环。

(文字整理:杜洪梅,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瑾琳,中共建德市委党校教师,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