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总部经济”更注重“外引”与“内培”两手抓、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生态构建同步推进,以培育在杭企业总部为基础,同时注重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来杭投资。
日前,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关于推动杭州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研究部署,明确总部经济的发展目标、推进举措和政策细则,重点实施好“星级培育”“招大引强”“杭商回家”三项计划。
何谓“总部经济”?简单说,就是一个城市因为大企业总部的集聚而形成的总部集聚效应。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比如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等。当然不仅仅这些,比如人才,总部作为企业的“中枢”,汇集的是最顶尖的人才;比如“大树底下好乘凉”,跨国企业、跨省企业是大树,那么中小微企业就是在大树下乘凉的人。
“总部经济”作为一个现象,要比其作为一个概念,历史要早得多。最著名者如纽约曼哈顿,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总部在这里云集,全球500强企业中就有46家总部设在纽约。总部云集,不仅为纽约确立了国际城市形象,还随之发展形成了配套的新型服务业,纽约有法律服务机构5346个,管理和公关机构4297个,计算机数据加工机构3120个,财会机构1874个,广告服务机构1351个,研究机构757个;曼哈顿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曼哈顿CBD每年都要接纳数百万的外来客商及游客。离开这些总部,纽约就可能什么都不是。放眼世界,巴黎、东京、伦敦以及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等,“总部云集”可说是国际大都市的标配。
在中国“总部经济”的发展格局中,杭州可谓后起之秀,近年已跻身第一方阵,可以与北上广深争一日之长。尽管相比于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优势,上海长期作为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桥头堡优势——这三个城市,不是央企云集,就是受到国家从资金到政策的重点挹注,杭州在“总部经济”竞争中略处劣势,但杭州“总部经济”也有以上三个城市所没有的闪光点,那就是“靠自己”,靠民营经济的强大、民营企业的崛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就是为什么与上海借助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不同,杭州的“总部经济”更注重“外引”与“内培”两手抓、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生态构建同步推进,以培育在杭企业总部为基础,同时注重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来杭投资。就在日前,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坚定不移支持阿里巴巴健康高质量发展,名城名企合力谱写共生共荣辉煌篇章;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将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回馈杭州的包容和哺育,持续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杭州之于阿里,阿里之于杭州,可谓杭州发展“总部经济”进程中最为生动的篇章,昭示我们,“外引”诚可贵,“内培”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