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历史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因病于1月12日在武汉仙逝,享年81岁。
冯天瑜先生荣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杰出人才奖”。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即使疾病缠身,依旧笔耕不辍、潜心治学。
冯天瑜的辞世,让人深感意外。因为他这段时间精神状态不错,2022年12月6日,他参加了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文化路径”学术会议,发表看法,认为“要正确把握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岁末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老球迷”冯天瑜遵循惯例,全程观赛,一路预测,写下感受,可谓精气神十足。《大师是个足球迷——追忆冯天瑜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这是湖北日报客户端的报道,其中讲到冯天瑜预言最有可能是阿根廷队夺冠——结果正是梅西带领的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
冯天瑜出生于1942年,湖北红安人,久居武汉。父亲冯永轩是史学教授,先后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黄侃、梁启超、王国维。书香之家的环境,让冯天瑜从小深受文化熏陶。他在《天光云影:文化史漫记》一书《高中忆旧》一文中说道:“从高小开始,我就住在母亲工作的单位湖北图书馆。除上学外,我整天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里。”
冯天瑜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他著作等身,主要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中华文化生态论纲》《“封建”考论》《晚清经世实学》《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袭常与变新:明清文化五百年》《张之洞评传》《人文论衡》《小词语 大文化》等。正是他定义了“中华元典”,分析了哪些典籍属于元典,辨析了中国元典与古希腊元典、希伯来元典、印度元典的同中之异及异中之同,由此透视中国文化的特色。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曾购阅过冯天瑜多本著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收入“冯天瑜文存”的《“封建”考论》和《晚清经世实学》二书。在《“封建”考论》中,冯天瑜释“封”、释“建”、释“封建”,建设性地将两千余年中国社会称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合著的《晚清经世实学》,深刻揭示了晚清勃兴的经世实学,是“传统精神在古今中西文化融会冲突变局中的绝唱”。
近年来,冯天瑜先生身患多种疾病,长期与病魔抗争,把病房当书房,真正做到了“视学术为生命”。“治学勤奋专注,多才多艺;为人乐观豁达,谦逊冲淡;处事公正无私,通达随缘。”这是师生们对他的评价。
尤其可贵的是,冯天瑜教授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者,而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公共利益。他关注时事,体恤民瘼,尽其所能将历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
而他自己一生清贫自守,淡看金钱。他悉数捐出家藏珍品,由于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数量庞大,其中书画就有400多幅,武汉大学特设了“冯氏捐藏馆”。
他总结中华文化最重要精义:“一个是自强不息,永远奋力前行;一个是厚德载物,包容万象。”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冯天瑜先生是学者的典范,大师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