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9 10:32: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先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发挥港口、开放等特色优势,沿着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不断攀升,在全省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产业结构、效率结构、动力结构和空间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全面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随着浙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将由当前的“半壁江山”向真正的主导引领切换,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高效生态农业协同并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是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引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重点,结合“文化+”“旅游+”“金融+”等融合创新,促进各种形式的商业模式、产业形态创新应用。二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着眼全球产业链重构,发挥我省数字经济和产业特色优势,加快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建设全球新兴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和国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科技高地。三是发展以“融合精美”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围绕“农文旅”融合的新型业态经济,深入推进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功能农业为一体的美丽农业发展。

加快效率结构转化,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效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既强调提质增效,又重视变革。我们要以加快效率结构转化为抓手,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新发展格局,提升经济发展效能。

一是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结合“大数据+”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聚焦智能芯片、智能软件等领域,拓展物联、数联、智联数字化应用场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结合“智能化+”深度融合应用和技术迭代,围绕制造、医疗等领域,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结合“互联网+”统筹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构建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二是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推进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依靠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教育及人力资本等先进要素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鼓励中小企业数字化技改提升。三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生态经济化发展,把发展生态经济、美丽经济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推动生态环境功能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能源革命带动牵引效应,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等,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

加快动力结构变革,全面转入创新发展模式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浙江的传统要素投入与重复扩张路径驱动的增长边际效应缩小,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科技进步,将替代传统的要素投入积累,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构建起现代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

一是超常规建设全球一流创新策源地。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浙江大学等为核心集中布局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二是全方位优化整合产业创新平台。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以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依托科创走廊和高新区,通过扩区等方式,系统整合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项目集中建设,系统推进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三是大范围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瞄准全球创新地图,在海外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域建立“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布局海外跨境孵化网络,构建创新平台服务共享机制。借势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跨区域建设联合实验室。

加快空间结构优化,全面重构经济发展格局

新时代,区域竞争体现为大空间尺度的城市群、都市区之间的综合实力比拼,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浙江将通过更大空间尺度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加快形成“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的空间发展总体格局。

一是以“一湾引领”促进省域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环杭州湾地区作为我省吸引集聚和配置全球高端创新要素的主平台作用,推动杭州、宁波都市区参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积极唱好“双城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温台沿海产业带等高层级发展轴,带动全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谋划推进重大功能性创新平台和创新性试点政策。二是以“四极辐射”促进城市协同发展。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为核心,发挥它们在数字经济、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级。三是以“山海互济”促进“两翼”持续发展。通过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促进一批跨区域产业创新飞地带动山区和海岛地区的产业升级,夯实共同富裕的发展根基。四是以“全域美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推动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空间优化重构和全域有机更新。结合“两进两回”行动计划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重把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先进要素注入农村的发展之中,促进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自由流动。

【作者单位:省政府咨询委】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阎逸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