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为何“杠精”那么多
发布时间:2022-12-07 09:07:05

前几天,置身一微信群,发现两名群友不知怎么的就“杠”上了。

他们在争什么呢?大致上,一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养孩子压力大。随即,他说了句情绪性的话:反正我现在不想生孩子,以免孩子长大了责怪父母……另一方听到这话,来劲了:子女怎么能责怪父母呢?接着,他就讲自己如何成长、如何奋斗、如何取得成就云云,并说子女应感恩父母。

其实,两个人讨论的并非同一件事。一个说养娃压力大,一个说子女应感恩。但双方争得津津有味。眼看要失控,有群友看出这一点,悠悠来一句:你们争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嘛。众人一想也是,纷纷附和,交战双方不禁哑然。

如今的网络空间,不是争论的争论多了,带来共识的讨论少了。一些远在天边的议题,能让知己好友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友尽割席”、互删互黑,从此在网络江湖老死不相往来。从眼前疫情到远方战争,从中医科不科学到性别阶层之争等,面对公共议题,我们热衷站队、相互攻击几成常态。有时候,我说了什么事实不重要,我站哪个队却很重要。置身这样的网络风气下,“杠精”式交流越来越多。大家不是理性、专业交流,而是热衷于“鸡蛋里挑骨头”,不断强化自我认知,各自自以为是,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极不健康的网络舆论现象。它不断扩大舆论撕裂,助长网络戾气。长此以往,社会如何在特定难题上形成共识、协同攻关,健康网络舆论如何生成?

为什么“杠精”那么多,为什么网络舆论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撕裂?

从大的舆论环境看,自媒体平台塑造了大量网络大V。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唯一道德、生存逻辑、生存价值就是流量。所以,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热衷制造看似鲜明实则偏激的观点。因为在无中心的网络中,偏激易受关注,“理中客”易被忽略。这些大V的影响力与“沉默螺旋”效应一结合,偏激言论便大行其道。

从小的舆论环境看,我们身处物质繁荣的时代,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商业平台高超的算法和推荐技术,则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信息茧房和刻板成见。时间久了,我们建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并对别人眼中的世界大发雷霆。

从中观的舆论环境看,虽然我们越来越多参与公共意见表达,但是讲事实、讲逻辑、讲道理的人并不多,舆论氛围尊重、包容也不足,“键盘侠”“杠精”“喷子”却层出不穷。

网络不仅是技术,也是舆论场;不仅是物质生产力,也是文化软实力。要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就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事实证明,网络舆论的健康与否确实是个大事,网络舆论的撕裂最终也会反噬每个人。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要求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有很多险滩要涉、难关要过。假如舆论不能聚合、共识不能凝聚,社会发展的动力将弱化。网络空间少一些为争而争、少一些乌烟瘴气,每个人都尽量不去做“杠精”,于国于民皆有利。为此,一方面,应更有力规制偏激言论,使网民公共议事能力得以涵养;另一方面,最关键还是要推动主流媒体深入网络舆论场,参与、分析、引领舆论,塑造出顺畅有效的主流舆论生成机制,让主流声音成为网络最强音。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进红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