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一提到艾滋病,很多人会将它与绝症、死亡画上等号,而一提到艾滋病患者,更是避之不及。但从贯穿今年主题的两个“共”字可以看出,艾滋病需要全人类共同防治,并非只是某些人、某个群体的责任。破除公众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恐惧与偏见,提升防治HIV的科学认知,是共抗艾滋的重要前提。
艾滋病的感染风险面向所有人,性别、民族、年龄等都无法成为免除风险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是艾滋病毒的风险共担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月度数据,2022年1-10月,我国艾滋病的发病数累计为43146例,这说明我国艾滋病患者不在少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不恐惧、不歧视艾滋病患者是共抗艾滋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在不少人眼里,艾滋病患者依然是“行走的病毒携带者”,在现实生活中恐惧、躲避、歧视他们。这些“避之不及”的眼神和“不堪入耳”的议论,会让艾滋病患者讳疾忌医,耽误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机,加大病毒传染风险。
事实上,虽然艾滋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跟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仍是安全的。目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的聊天、吃饭、拥抱、握手、打喷嚏、蚊虫叮咬、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劳动工具均不会传播艾滋病。要知道,歧视、偏见、隔阂无法阻止艾滋病流行,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该是病患。
除了恐惧艾滋病患者外,还有很多人恐惧艾滋病本身。实际上,恐“艾”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适度恐“艾”能促使人们主动了解艾滋、预防艾滋。但恐惧大过理智,不仅会阻碍人们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更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社交与生活。病毒虽可怕,但也不能妖魔化看待,要秉持“不可小看”的心态,把对艾滋病的恐惧内化为洁身自好的约束。
世卫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曾多次与艾滋病患儿相聚,她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告诉人们:艾滋病不是“洪水猛兽”。就像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使平等)一样,唯有正视、关爱、平等,才能共抗艾滋,共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