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警惕亲出来的“亲吻病”
发布时间:2022-11-29 10:11:25

不承想,这一新闻冲上热搜:郑州一7岁女童疑似扁桃体发炎高烧一周,经检查是EB病毒导致的“亲吻病”。

见到软软糯糯的宝宝,许多大人忍不住想亲几口——亲亲小手、亲亲小脸、亲亲小嘴,结果就有了这种“亲”出来的疾病。在医学上,“亲吻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把人当宿主,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它的传播性极强,数据显示,95%以上的成人都携带EB病毒。不过,它是一种爱“潜伏”的病毒,一旦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大量增殖,导致疾病发生。

许多人并不知道,EB病毒还是鼻咽癌的重要诱因,它能悄悄诱导上皮细胞裂解——这就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正是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常见的病征是发热、咳嗽、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有的会出现扁桃体肿大或者化脓,容易被误诊为感冒。EB病毒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多。

医生表示,EB病毒很容易通过亲吻传播,如果成人携带病毒,以唾液为介质,很可能通过口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免疫力和抗病力相对较低,结果会导致宝宝多器官损伤,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2017年媒体报道,国外一个不足月的小宝宝,因被亲吻感染了EB病毒而不幸告别了人世。2019年,长沙一位22岁的小伙子在和女友热吻后,出现发热畏寒、咽痛干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随即被确诊为“亲吻病”。2020年,苏州一名8岁的小女孩,反复出现皮疹和发烧的情况,被确诊为“亲吻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能治愈……

孩子的健康,毫无疑问要由大人来保障;而成年人“自顾自”的“爱”,结果却成了一种“害”。“医学”的背后是“人学”,“人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人学”的背后则有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亲吻”带来的“亲吻病”,恰好关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从预防医学出发,医生提示,要预防宝宝的“亲吻病”,首先就是用拥抱代替亲吻,家长不要嘴对嘴喂饭,同时还得注意孩子的餐具与成人的分开消毒,并努力提升孩子的抵抗力。而从“人学”出发,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不要因为“面子”而不好意思拒绝他人对孩子的亲昵行为;面对孩子,成年人不仅要“嘴下留情”,更要“嘴下留心”,千万千万!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