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JEA China”等多个违规竞赛被取缔查处。通报说,违规竞赛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和家长负担,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引导广大家长、学生理性看待各类竞赛活动,自觉抵制违规竞赛。
教育部的通报来得及时,也可以说,这既是惩戒,更是警示——
正如通报所说,“2018年以来,教育部持续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连续四年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取消了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竞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大幅削减了竞赛数量,基本斩断了竞赛与招生、考试、培训挂钩的利益链,有效遏制了竞赛横生的乱象。”可以说,一段时间以来,违规竞赛之所以得到有效遏制,这首先强化的是源头治理,即斩断与中小学升学、招生、择校之间的利益关联。违规竞赛为何让人深恶痛绝?回想“双减”最吃紧之时,正是违规竞赛大行其道之时,什么“华数杯”“奥林匹克赛”“中英双语主持挑战赛”等,名目繁多,乱象横生,滋长了校外培训热,加剧了择校热,让孩子和家庭“内卷”其中,不堪重负,不胜其扰。
严查违规竞赛,更要严防违规校外学科培训死灰复燃。从通报可知,这些违规竞赛举办者皆为教培公司,手法如出一辙,往往“扯虎皮作大旗”,打所谓专业协会、组织旗号,来头甚大,套路十足,却纯属子虚乌有,实为“李鬼”作祟。比如,通报中的“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对外宣称主办方为“国际双语教育协会英汉专业委员会”“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组委会”;“JEA China”对外宣称主办方为美国新闻传媒教育协会中国分会等,均未经合法注册,违反《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属违规办赛。也因此,教育部在发布依规取缔通报时,同期也公布一批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坚决杜绝违规竞赛抬头,一方面,还是要提醒广大家长擦亮眼睛,盯紧白名单制中的“三个不(没有)”:其一,名单里没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竞赛;其二,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三,竞赛结果均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也不作为高考加分项。而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其背后的利益关联,即这些违规赛事往往被当成招生诱饵,有家长仍然冲着短期提分而来。这也说明,严厉打击这些违规竞赛,更要注意到持续高压之下,校外违规培训需求仍然存在。必须以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严防教培机构伺机而动,甚至以违规竞赛推动校外学科培训抬头。
“双减”治理成果来之不易,严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防微杜渐、露头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