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风天,俞海峰蹲在地上抢修排水管的照片在朋友圈里“火”了。顶着一头白发在风雨中忙前忙后的他,被很多人称为“白发书记”。
他抢修的,是九堡三村村好几代人南北进出必经路上的高速涵洞排水管,由于地势低,每逢下大雨经常积水及膝。
而就在不久前,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近日此处刚完成改建——拆除了老涵洞,地面道路平交增设红绿灯,高架下,人来车往,秩序井然。台风“梅花”刚过,这次即使是大风大雨来袭,来往行人与车辆也畅通无阻。
好几代人进出都靠它
雨天积水及膝成“老大难”
三村村地处彭埠、笕桥、九堡三地交接处,辖区内总人口2万余人,沪杭甬高速横穿而过,中心路(科业路规划道路)南北贯穿全村,为村级主干道路,人、车流量较大。
“中心路自三村村行政村成立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就存在。1993年沪杭甬高速开始建造的时候征用了村里不少土地,考虑到方便大家出行,当时就在沪杭甬高速中心路段规划了一个涵洞(限高2.8米)。”俞海峰说,“好几代人了,进出都靠这个必经通道。”
然而,随着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当时设计的涵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流量、车流量通行的需要,反倒渐渐成了科业路上最大的堵点。
更令人头疼的是,涵洞“堵”的不只是路——“水积起来到膝盖都常有的事,最高的时候能漫到腰。”村民王阿姨回忆道,去年台风“烟花”期间,从白天到夜里,俞海峰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们几乎是时刻驻守在涵洞边上接水管、维修线路,“我们过路时,他们还会来扶一把,着实辛苦。”
多年的“堵”点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新的麻烦又来了。
2019年,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启动,根据相关地面道路规划,高速抬升工程完成后,原有道路涵洞将不再保留。这意味着,对于三村村来说,这条重要的南北通行之路将被隔断。
怎么办?
得讯后,村委会第一时间开会商议,为了保障老百姓的出行并解决涵洞亟需改善现实问题,决定向上级部门提出报告,希望考虑三村发展实际情况,协调优化设计方案。俞海峰说:“老百姓住在这里,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出行方便,我们也要多为他们着想。”
排除万难改建涵洞
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城市化红利
白发是俞海峰的标志。很难想象,这位满头白发的书记,竟是个标准的85后,今年才35岁。
“这大概是遗传吧。”说起白发,俞海峰轻描淡写。但与他一同共事多年的三村村党委副书记陆萍却说,“我们都觉得他是累白的。”
就拿解决涵洞问题来说,村委会决定向上报告请示的当天晚上,俞海峰熬夜到凌晨一点,加班加点连夜赶出了一份请示报告,从尊重历史、现实通行、硬件配置与化解隐患四方面需要,情理结合,恳请优化沪杭甬高速公路市区改建工程涉及三村村科业路规划设计,在拆除现有保通道路及涵洞后,地面道路平交增设红绿灯,保障村内南北向通道,方便村民出行。
要知道,高速北区域有三村村的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菜市场、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以南则有三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如果这条路被截断,附近村民去务农要绕行一公里,而孩子们上下学和家长们接送,村民办理日常事务,老人居家照料等都将严重受阻。”
此后,俞海峰一边紧盯报告进度,隔三岔五地询问,一边耐心安抚闻讯后出现焦躁情绪的老百姓。 “规划变动当然比想象的更辛苦、更麻烦。这件事能顺利解决,也是各方一起努力了很久的结果。”他说。
经过村委会和街道的共同努力,今年3月,在市交通运输发展保障中心的牵头下,市区两级交警部门、上城区住建、规划、城管等职能部门和九堡街道共同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在满足安全、用地规划的前提下,优化后的地面道路平交设计方案顺利出炉,涵洞改建工程也终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实施……
“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好处,这是我们工作的本分。”俞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