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看书、看电影、理发、拔罐、推拿……600工友在杭州大厦安置点生活很丰富
发布时间:2022-09-15 09:06:32

建筑工人们在商场内的安置点吃晚饭

看书、看电影、理发、拔罐、推拿……600工友在杭州大厦安置点避风抗台。 记者 陈中秋 摄

志愿者免费为建筑工人们理发

昨天下午5点半,杭州武林广场附近的杭州大厦中央商城,57岁的张振锋刚吃完尖椒毛豆和一只鸡腿,光着脚丫子坐在凉席上,手捧一本书《鲁冠球》,戴着眼镜认真看起来。

此时外面下着大雨,台风“梅花”逐渐靠近杭州。

张振锋摘下眼镜,使劲朝镜片哈了一口气,“不怕不怕,现在我们就在杭州最好的地段。”

这里是拱墅区天水街道为他们临时设置的安置点,约2000平方米,设在商城暂时还未招商的闲置区域。

昨晚和张振锋一起来的有600多工友,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涉及工地水、电、暖通、通讯、电力、钢筋、粉刷、油漆等30多个工种。

工友们没想到,他们搬来不久,医生和护士来了,理发师和按摩师来了,电影放映员也来了……

图书和电影

张振锋在工地负责幕墙装修,老板要求每装一块三四米的幕墙,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张振锋说,这比在老家黄土地上种玉米、小麦要求还要高,但他并没觉得什么。

说完,他手指头指着《鲁冠球》这本书,“你看鲁冠球,也是农民,都这么有名了,还是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2点,再忙还会准时收看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人家对自己都有这么高要求,我们还有啥可抱怨?”

张振锋说,其实拿到这本书之前,他并不认识谁是鲁冠球。只是看到封面上写着“农民”两个字,这才看了起来。

“他才是真正的农民代表,说起来还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真了不起!一个农民收购了美国企业。”

张振锋说完,朝我笑了笑。他说自己初中都没毕业,书上有的字还不认识。他57岁,一儿一女,儿子在安徽做水电工,34岁就腰椎间盘突出,他自己身体还不错,可以多出点力,“儿子还有房贷,尽量帮一帮。”

张振锋这本《鲁冠球》是从安置点“爱心漂流图书角”借的,图书角有上百本,全是新书,没拆封过。

张振锋的很多工友也喜欢看书。

山东水电工陈师傅,刚吃完盒饭,就站在“图书角”挑书。

他先拿起《罗塞塔夫人》,又拿起《站在大地上的人》和《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最后还是选择了《父亲的1960》。

工地做消防水电的陈师傅,老家安徽宿州,他选的是《历史大变局》。他说平时下班回到工棚,最多就是在手机上看电子书,最爱看历史类书籍。

这时,有人用喇叭喊,“大家注意,晚上没事早点睡,睡不着没关系,等下给大家放电影。”

昨晚放映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反诈题材的《猎屠》,还有一部是《人生大事》。不过陈师傅打算晚上看书,看书之前先理个发。

杭州大厦中央商城台风临时安置点,一位建筑工人在休息时看书。

一位工人正在阅读《情商是什么?》一书

理发、拔罐和推拿

为安置点理发的,是“武林大妈平安志愿者”江威,25岁,武林银泰C馆“NT—NEWEST TREND”理发师,理发基础费(洗剪吹)是120元,昨天专门赶来,免费为安置点工友理发。

他以为理发的人不多,原计划下午5点结束,没想到下午2点来,队伍不到10米,下午5点半,队伍还是10米。听说要理发的工友很多,总监也从店里赶来,他的理发基础费是280元。“这个蛮有意义的,他们为杭州服务,刚好这个机会我们为他们服务。”总监一边说一边十指翻飞。

来自四川乐山的黄师傅已经一个多月没理发了,他说之前都是工地上师傅下班帮同事理,一次收10块钱,一个多月前师傅辞职走了,他就没再理过。

“听说这里的理发师平时剪个头要100多块,想都不敢想,我剪过最贵的一回是40块钱。”昨天下午黄师傅很开心,理发前他还拔了个罐。

拔罐也是天水街道专门请来的志愿服务。“良济和”中医馆来了8位医生护士,量血压、搭脉问诊、拔罐、推拿。拔罐的人赤膊,坐了一排。

建筑工人们体验免费中医把脉、推拿、拔罐

拔罐和推拿医生中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汤凯,谁说肩膀或腰不舒服,他就拿出“独门兵器”开始推拿。

“这个叫棍辅推拿,我在广州读研究生时学的,这种当地特色的推拿手法很受欢迎。”

拔罐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有空调工说,双手经常搬设备,肩部有损伤,医生听完,在右侧肩膀上拔罐,有泥水工说,平时干体力活,腰部不舒服,医生把罐子抽空摁在腰上。

“工地上的工友们其实还蛮需要这样的治疗,他们腰部和肩部或多或少都有些损伤,体验下拔罐或推拿,至少身体状况能暂时得到缓解。”“良济和”现场负责人说。

昨天傍晚,外面风越来越大。

陶金光和老婆刚和老家云南文山的两个孩子通过视频电话。

“我弟弟也跟着我一起打工,家里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前几天过中秋,真的很想孩子们,可回家一趟两个人光路费就要三四千元,我们俩就想省下来过年再回去。”

正说话,外面又传来喇叭声:“吃饭咯吃饭咯,大家像中午一样,出去排队取饭……”

陶金光起身,拉起老婆,朝着大门口走。我说“你们加油”,夫妻俩回头笑了下,一起向门外走去。

门外,工友们有的休息,有的吃饭,身旁是一张张巨大的商业海报,上面是时尚的帅哥美女。

他们平时干活的工地,就在不远处,名为“杭州中心”,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拔地而起。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董吕平 文 记者 陈中秋 摄影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