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深化养护体制改革,“钱塘方案”有啥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2-09-06 09:01:59

打破原有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单项养护模式 一体打包公开招标,最低中标金额超6000万元——

最近半个月,朱燕萍忙得脚不沾地,“区域熟悉、业务培训,最近一直在做这些筹备,为新工作打好基础。”

她是滨和环境钱塘项目负责人,担起了钱塘区白杨街道其中一个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养护重担,包括市政养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城管驿站运维等于一体。

而整个白杨街道,则被划分成4个片区,由不同养护单位负责——即打破原先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单项养护模式,将养护设施量打包进行公开招标,形成“多位一体”规模化管养。

依托在白杨街道的试点探索,钱塘区有效破解了管养水平不高的“老大难”问题,交出了一份极具辨识度的管养“钱塘方案”。

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改革这把“金钥匙”。

从零散招标到公开招投标,破除“低小散”痛点

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钱塘整体养护质效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的“痛点”由来已久:以下沙区块为例,开发区体制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存有“天然短板”,导致养护专业水平低、养护单位规模小、招标过程零散的问题普遍存在。

如何从源头上破除“低小散”的问题?市场化公开招标势在必行。7月13日开标、8月15日移交,高效透明的运作,不仅给业内养护企业开辟了一条公开竞争的渠道,同时完善了区、街、社区(村)三级管养体系。

另外,受历史条件所限,下沙区块市政、绿化等养护经费均价约为杭州市主城区的50%左右,其市场化部分近几年来一直处于续签状态,整体养护标准及经费仍停留在招标时。而此次招标中,白杨街道的四大片区最低中标金额超6000万元,合同期为三年,较以往有明显提升。

未中标单位中,也包括区属国企下属企业。“改革势必会对本土养护市场带来冲击,但也是倒逼我们国企在新一轮改革中进行转型,在市场化的有序竞争中加速成长。”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多头管理到综合养护,破解养护界限交织痛点

多头管理,这是钱塘养护的另一老大难问题。

钱塘区人大代表孙国伟对此颇有体会,他身兼社区书记和河道长双重身份,对家门口的河道格外关注。“我巡河的时候,注意到工作人员有时会把河岸边的垃圾扫到河里,了解后才知道河岸和河道分属两家养护单位,不免会推诿扯皮。”今年,他还向区人大提交了一份主题为《打造“亲民河道” 提升市民获得感》的建议,其中也提到了这一症结。

事实上,“踢皮球”的情况在道路上也时有发生。“确实有把垃圾从道路上扔到绿化带内或者从绿化带扫到道路上的情况,直接导致养护效率低、问题定责难。”钱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

养护单位职能交织的局怎么破?

钱江新城区域,采用的是“综合监管”模式,“即对环卫、市容、市政(道桥和排水)、河道、绿化五条线的全面监管,这五条线分属于不同的养护企业,甚至同一条线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养护企业”,上城区城市管理综合发展中心钱江新城分中心负责人叶罕云说,“综合监管最大的优势是专业性,其次是通过竞争激发活力;弊端在于条线之间、行业之间管理的缝隙,以及可能存在的推诿、扯皮现象”。对于管理缝隙,则通过监管人员的监管、协调来弥补。

不同于钱江新城的综合监管模式,“钱塘方案”提出“综合养护”模式——因地域面积超过钱江新城10倍有余,白杨街道的市政、环卫、绿化、河道,责任区域内的养护则均由中标单位负责,同时街道、社区(村)按照区管要求推行落实一体化养护,形成全方位、规模化、集成化的养护规模。

白杨落地改革试点,“钱塘方案”挺灵活

选择白杨街道作为首个试点区域,也体现了“钱塘方案”的灵活性。

作为钱塘区唯一的城市型街道,白杨街道范围内集聚企业1.9万余家,社区25个,小区79个,辖区人口超57万,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向往最为迫切;作为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重要分赛场,钱塘区分布亚运场馆4个、训练馆5个,其中除了文汇学校掷球场外,其余场馆均位于白杨街道,养护质效提升刻不容缓。

作为技术专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副院长丁智教授认为,“这样的改革不仅提升了各方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也完善了政府管理体系,再加上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助力,或许可以为养护工作积累更多经验。”

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有了试点街道的成功经验,钱塘再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加强研究,以优质的管理养护服务‘点靓’城市,让群众的笑容成为钱塘最美的风景。”钱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去小群体的利

谋大集体的益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一个区域基础设施养护水平的高低,关乎的是对企业、人才的吸引力,关乎的是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要管好家门口不起眼的一条小路,看似是一项小工作,其背后牵涉到政府多个部门、社会多个群体,如何合理地去调配庞大的社会资源,改革的同时又不留“尾巴”,这着实是一道值得研究的考题。

破除发展瓶颈,直面老旧顽疾,既要有“破”的魄力,更要有“立”的担当。比如此次钱塘的探索,打破了利益固化的藩篱,重新树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养护体制的新格局,去小群体的利,谋大集体的益,在展现年轻城区推进“两个先行”、践行改革攻坚决心的同时,也体现了杭州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提升的不懈追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史俊杰 钱塘微融圈 嵇宏伟 周俊铭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