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发布时间:2022-09-01 09:05:03

捧回“国字号”荣誉的秘诀在哪里?

杭州日报讯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也是浙江法院系统和杭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集体。

继获得“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法庭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后,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再度捧回“国字号”荣誉。作为一支成立仅5年的审判团队,接连获得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秘诀?为了让“人民满意”,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又做了些什么?

“过去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荣誉,今天的荣誉又将激励我们明天继续往前努力。”8月31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李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每年受理专利技术案件约2700件,

以专业审判守护百姓的创新成果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团队平均年龄仅37岁,法学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高达95%,其中不乏知识产权专业科班出身的专门型人才和兼具理工科和法学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法官们每日要面对的案件几乎覆盖了专利、商标、不正当竞争等所有知识产权领域。

成立之初,杭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杭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六地市的专利技术类案件(2022年1月1日起,调整为管辖杭州、湖州、衢州三地市),这类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中,被公认为是最“高精尖”的一部分,更被称为是当地科技创新的一张“晴雨表”。

据了解,近年来,杭州知产法庭每年要受理涉军工永磁技术、高科技滤膜、芯片、靶向药、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等一大批专利技术案件约2700件左右。

对技术问题的判断,不仅直接关系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还可能决定判决结果,必须慎之又慎。为此,2019年5月开始,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陆续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名技术调查官,并面向在杭高校、科研机构聘任了43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技术调查官,专业涵盖计算机、机械、医药、电学等多个领域。

以法庭审理的6件涉肝靶向药物发明专利权属纠纷系列案为例,如果走司法鉴定程序,单一案件就需耗费3至6个月,而担任兼职技术调查官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何俏军参加案件调查后,仅耗时4个月便查明了6件案件的全部事实,专业又高效。

两年来,作为知识产权案件“技术密码”的破译者,技术调查官共参与了1500余件技术类案件的事实查明工作,出具书面技术调查意见456份,参与调查取证、保全勘验86次。所有由技术调查官出庭的案件,无一件因技术事实查明问题被上级法院发回改判。

2、适用千万级惩罚性赔偿、创新救济模式……

以严格司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2019、2020年时,杭州“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连续两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全国标杆指标。

路易·威登、阿里巴巴、腾讯、戴森、中国黄金……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出现在杭州知识产权法庭上。有一个诉讼现象曾引起法官们的注意:在许多涉网络交易的案件中,原告当事人在起诉时将在杭的电商平台也列为被告之一。可到案件审理时,原告当事人又纷纷选择撤销对电商平台的诉讼,仅起诉与其实质发生纠纷的一方。

对于这一“怪象”,李奕解读出的是当事人对于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司法公信力等多方面的信赖。“很多当事人本意并非针对在杭电商平台,但如果将电商平台列为被告之一,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案件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住所地杭州起诉了。”李奕说,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网络平台为管辖连接点的涉外埠案件数量一度陡增。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基础。

2021年,在审理惠氏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因为案涉产品关系到婴幼儿健康安全,“惠氏”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且侵权人攀附商誉及字号的主观恶意明显、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等情形,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判决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权利人3055万元的诉讼请求。千万级的巨额惩罚性赔偿直接提高了被告的侵权违法成本,“当然,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有力的司法裁判树立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导向。”李奕说。

法律救济的时间和效率成本是企业打官司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赢了官司,输了市场”是大多数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最怕的境遇。

2019年,在审理《蓝月传奇》著作权侵权案中,法官发现,根据现有证据,被告的侵权行为能够被快速认定,而损害赔偿金额则需较长时间审理,为帮助权利人及时止损,法庭在全国首创“先行判决+临时禁令”的救济模式,就“停止侵权”的部分诉讼请求作出先行判决,并发出“责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临时禁令裁定,有效解决了一次性作出“全案判决”可能带来的权利保护滞后问题,这一模式也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一项可行的司法政策。

3、跨时空调解、家门口解纷,

以优质服务传递司法温度

杭州知识产权案件大多带有“互联网+”的色彩,当事人往往遍布全国各地,遇到纠纷时,能否便捷、高效、多元化解决直接关乎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

针对这一需求,近年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开启无纸化办案、智能化辅助办案新模式,网上法庭、类案智推、电子送达、文书自动生成、“云上物证室”等电子诉讼方式接连上线,直接缩短了诉讼周期,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快速实现。

2020年6月,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跨时空的纠纷调解“一次不用跑”,截至今年7月底,平台已调解结案14380件,涉及19个国家和地区,个案调解最短用时1天。

2018年以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陆续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桐庐、安吉等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旺盛地设立10家巡回审判庭,联动当地调解组织,开展庭审、调解、技术比对等工作,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百姓的家门口。

2020年开始,法庭还牵头建立六市跨区域审判协作机制,与六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行政司法裁诉对接机制,向党政部门及相关企业单位发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建议、司法意见函等,强化协同配合,形成保护合力,推动构建全链条一体式保护大格局。

据悉,自2017年9月8日成立以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先后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7万余件,在全国知识产权法庭中位居前列,其中80%案件系疑难复杂的专利技术案件,约占浙江全省2/3以上,多起案例、多项做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数十起案件入选全国性典型案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钟法 记者 王艳颖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