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萧山探索健康医疗新路径
共同富裕,健康先行。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全民健康一直以来是百姓关注的焦点。近期,我区在打造共同富裕新标杆进程中又放“大招”,推出“慢病配药不出村”“康复护理不出村”“入院办理不出村”“监测服务不出村”“常规检验不出村”五大“不出村”服务,让萧山“健康大脑”165万建档人群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资源。
五大“不出村”服务到底怎么样?老百姓的体验感究竟如何?一起来听听基层百姓的心声。
目标:慢病配药不出村
萧山路径:
增加基层配药类目,一“键”下单送药到手
患者心声:基层配药不再是难事
在基层配药,最担心莫过于听到医生的一句:“不好意思,这个药我们这里没有的。”今年6月,梅林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推进“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不少患者表示再也不用为配药担忧了。
“王大伯,你来了啊,正好之前预定的药也到了,今天就能带回家了。”近日,在梅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患者王大伯找到了签约医生陈约瑟,得知自己每天都要吃的药有货了,他很开心。
原来王大伯患有心房颤动、脑卒中、高血压,每天要吃4种药,一个月下来光药费就要花近500元,其中有个名为利伐沙班片(拜瑞妥)的药品,是通过抗凝来降低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但这个药并不在基层配药目录里,每次配药都要让女儿赶到城区医院去配,有时还会出现药品缺货的情况,配个药来回就需要半天时间。
通过陈医生在“健康大脑”的“慢病配药不出村”应用中输入王大伯的药品名称及用药信息,如果所需药品没有在基层配药清单中,系统自动出现一个备药清单,在确定备药信息后,就可以坐等药品配送到站,等药品到货后医生只需电话通知患者来取药就行。
不仅如此,让王大伯惊喜的是,在基层配药更优惠。就拿利伐沙班片来说,通过“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下单的药能让王大伯每个月省下187.2元。“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已经让梅林村50名患者受益。
对此,区卫健局科教信息科副科长鲁建锋说:“受药品品规及医保限额等规定,萧山区各基层医疗服务站点现有药品目录无法满足患者需要。如梅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有82个品规的用药,在诊疗过程中免不了有些患者会出现配不到药的情况,他们也只能去大医院配药。为了方便基层患者配药,我们通过系统升级,打破基层配药类目限制,新增233条基层站点药品目录数量,可配药品品类足足提升了284.1%,大大满足了患者的配药需求。”
鲁建锋表示,“慢病配药不出村”从源头破解了配药难的问题。而且基层进药渠道都是通过省进药平台统一进货,能够保证药品安全。用数据“跑”代替患者跑,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也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而且有的药品在基层配药医保报销比例更大。
目前,全区270个社区服务站点中有72个站点完成了系统升级。陈医生说:“这样接地气的服务,应该多多推广,让更多基层患者受益。”
目标:康复护理不出村
萧山路径:“健康大脑”数据筛查,送医上门
患者心声:
卧病在床患者最怕出门看病,医护上门免就医奔波苦
自2021年以来,我区打通了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归集全区165万建档人群全量数据。通过数据+模型,运用“血糖值监测模型”和“血压值监测模型”,构建萧山两慢病图谱。
目前,我区在档管理的“两慢病”患者有近22万人,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达17.1万人,糖尿病4.6万多人,有15万多人在基层就诊,其中还不乏行动不便的患者。
如何让那些出行不便的患者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这也是我区一直在致力破解的就医难题。
“康复护理不出村”服务也是众多患者心之所向。同在梅林村的沈师傅(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受益人。
“沈师傅,你站立比之前利索多了,恢复蛮好的。后续坚持康复训练,一定能收到更佳的效果……”近日,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山分中心邀请区二医院专科医生与梅林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一起顶着烈日,再次来到梅林村沈师傅家中,进行康复训练评估指导。
“现在好多了,我能沿着党山湾走个一小段路了,你看走走锻炼过后,小腿肌肉都比之前结实了……”看到医生大老远地赶来,沈师傅很开心,就像是学生见到老师一样,忍不住向医生展示在家康复一个月的成绩。
与此同时,区二医院还为沈师傅送来了康复踩车、站立架、分指握力球等康复训练器材,手把手指导、示范康复训练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康复护理不出村”服务不仅把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专科医生请到了家里,就连后期的康复方案都为沈师傅准备好了。
鲁建锋说:“‘康复护理不出村’项目以健康大数据共享互通为核心,以‘两慢病’全周期管理为切入点,从全区‘健康大脑’数据中把术后、高龄、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等人群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提供上门护理或家庭病床服务。‘健康大脑’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精准管理,对康复护理信息、监测信息实时上传‘健康大脑’并推送至家庭医生,实现动态管理,患者不出村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目标:入院办理不出村
萧山路径:基层就医,住院手续“云”办理
患者心声:以前是患者排队等床位,现在是床位预留等患者
入院准备云中心是萧山区“健康大脑+智慧医院”的一个应用场景,也是智慧医疗数字化改革和“最多跑一次”中的一次“蝶变”。患者在基层就医,基层医生通过“健康大脑”的“入院申请不出村”服务场景,就能为患者一“键”办理上级医院的住院手续。这样的服务场景,在基层已经很常见了。
家住河上镇的胡女士就体会了一次“入院申请不出村”的服务。近日,她来到河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身体,医生发现胡女士有颗皮脂囊肿较大,需住院治疗。医生通过“入院申请不出村”平台为胡女士申请并办理了云入院。
“这么快的啊,我手机里收到一条区一医院发来的入院信息显示,第二天就可以去住院。”胡女士忍不住感叹,智慧医疗太便捷了。
目前,全区6家区级医院都设有入院准备云中心。“入院办理不出村”服务有效解决区域内床位资源不互通、患者入院手续办理繁琐、来回奔波等难题,借助“健康大脑”数据资源共享能力,整合区内所有区级医院床位资源,开放给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服务分布到全区域各个卫生服务站点,使床位真正成为区域共享资源。患者在卫生服务站即可一站式办理全区医疗机构的入院预约、登记手续,方便快捷。
自今年4月27日上线以来,“入院申请不出村”服务在全区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0个村社卫生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目前,已有1060人次通过入院场景办理了住院,其中跨医共体办理住院162人次。预计年内我区将通过“入院办理不出村”场景的构建,实现“云”入院占比提升至3%。
目标:监测服务不出村
萧山路径:智能穿戴设备自主监测,实时记录身体健康轨迹
患者心声:身边多了一个智能健康管家
如今,高血压、高血糖等慢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时刻关注和照顾父母,一旦出现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科技进步,智慧医疗逐步延伸至慢病的健康管理中,智能血压仪、血糖仪等穿戴设备为“两慢病”患者健康监测提供便利。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3个签约团队,有近3.8万多签约患者,其中有近200台智能血压仪免费发放到高血压患者手上。沈大妈也领到了一台,每周沈大妈都要用这台智能血压仪测量血压。近一年时间,沈大妈的血压管理趋于稳定。
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长张国军说:“智能穿戴设备对患者实施周期性扫码测量,相关数据自动上传数据至‘健康大脑’,‘健康大脑’归集患者持续性动态健康数据,提供健康风险分析、预测、预警。每台智能血压仪背后还有一个身份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码绑定,患者的子女就可以实时了解父母的血压测量情况。”
同时,居民也可定期收到健康评估报告和健康自我管理建议,如果有测量异常,相关信息还会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签约医生的手机上,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
截至目前,全区示范点共下发穿戴设备562台,其中血压仪451台、血糖仪111台,实现人工智能AI干预患者病情10万余次。预计年内针对全区“两慢病”患者实现提高血压控制率45%,提高血糖控制率40%,BMI指数正常的比例相应提高5%,提升个人生活习惯率3%以上。
目标:常规检验不出村
萧山路径:采血检验下沉基层,检验结果全区共享互认
患者心声:再也不用去医院排队,买个菜的工夫就能完成抽血检查
“两慢病”管理中复查是一项重要内容,让患者头疼的就是各种检查,有时换家医院就诊还要重复检查。“常规检验不出村”服务,实现了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及村社卫生服务站与上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这一服务让冯大伯点赞。冯大伯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检查血糖指标。前两天,他来到家附近的新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来做个化验,明天要去中医院复诊。”一进中心他就对接诊护士说道。
在护士指引下,冯大伯用了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从挂号到化验的全过程。“好方便啊,买个菜的工夫就完成检查了。明天去复诊我就不用再排队化验了,直接可以看医生。”冯大伯开心地说。
其实,不仅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连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能进行采血检验服务,关键是化验结果实现共享互认,还能通过回传至医生工作站,并由“健康大脑”推送给患者(家属)和家庭医生。如遇异常情况时,家庭医生就可以向上级专家发起远程会诊,遇病情复杂患者还可联动省市区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会诊……
对此,区卫健局党委副书记毛建勋说:“2022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第一年,萧山作为医疗健康数字化先行试点,‘健康大脑’五大‘不出村’服务跑出了便民就医服务‘加速度’。下一步,我区还将以‘便民惠民’为目标,全面推进‘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居民侧服务建设,持续延伸服务范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满足患者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需求,让百姓的就医之路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