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舒心养老”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转型,让为老为小服务有温度、可感知。
《意见》包含“舒心养老”20条细则,包括“2、3、4、5、6”政策体系,即实施“老有所为”和“暖心敲门”2大计划,扶持康养租赁产品、康养龙头企业、康养旅游行业3大经济,建立能力评估、分级管理、养老管家、人才培育4大机制,推进办公养老机构、专业民办机构、养老配套用房、家庭养老床位、智慧设备平台5大建设,落实开设养老服务热线、打造适老化公共文化空间、构建适老化人文环境、开设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开展老年专场文娱活动、提高资金补助待遇标准6大举措。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机制,在辖区内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现余杭区内老年人能力评估全覆盖;精细分类,实现精准服务,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辖区老人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相应服务。
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区级公办老年人服务机构建设,建成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立区级老年活动中心,以“一主两副”模式推进分体建设,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因需制宜的分体式全域服务中心;加快养老配建要素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养老配套用房应配尽配。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覆盖面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庭,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专业化养老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为不同需求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类型选择。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提升“舒心养老”智慧平台建设,完善智慧助餐服务网络,迭代升级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设立区级养老服务平台,开设养老服务热线;推进适老智慧化建设,开展智慧养老小区建设,通过“一键呼叫”、红外感应等智慧感知设备将“老年人、家庭、小区公共空间”互通共融;加大新型养老设施投入力度,打造3家智慧养老院,实现12家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智能终端配备全覆盖。
提升养老服务软实力实行养老管家服务,实行“余小养”养老管家服务机制,以“专业人员+志愿者”模式,实现老年人生活照料、困难帮扶等应急服务、便民服务、关爱服务全方位、常态化;加快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奖励;提升公共文体设施适老化服务效能,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保留人工窗口、电话专线等服务途径,实现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环境适老化改造。
强化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加快社会环境适老化宜居建设,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国家级1个、市级30个、敬老文明号20个,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提升行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专业化运营;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综合性管理,促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4家。
打造乐享养老氛围实施“老有所为”计划,建立老年特长信息库,开展银龄互助、邻里互助等活动;推进老年文娱活动,开展每年百场“相约”“美丽洲”系列、全民健身大讲堂等文体惠民活动,定期举办老年人健康操、广场舞等专场比赛;提供便捷生活服务,推行“敲门计划”,以村社为单位,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开展暖心助浴活动;提升老年人个人幸福感,适当扩大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享受对象覆盖面,提高享受服务标准。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广优质产品应用,充分发挥区内康复、养老产业企业产品优势,依托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嵌入式康复辅助器具销售和租赁网点;鼓励发展产业集群,优化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建设康养旅游基地,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环境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成康养旅游基地1个,进一步拓展老年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