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大一名95后博士火了!这位名叫邱纪琛的男孩用杭城美照复刻了古诗中的意境,把杭城之美和古诗之美融为一体。网友纷纷称赞:“每一帧都能当壁纸”“有意境又有技术”!
邱纪琛在名为“这些流芳千古的诗句,就由照片来复现”的帖子中晒了很多风景美照,古诗词的韵味在杭城的山水间找到了依托。茅家埠的柳树成了“夕阳下的新娘”;西溪湿地的花迷了游人的眼;钱王祠的鲤鱼自在嬉戏于莲叶间;孤山的梅花“凌寒独自开”;西湖的游船在“日斜处”流光溢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古人没有相机,但他们留下了意蕴深长的诗词;今人不擅吟诗作对,但他们能用现代技术再现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一种思接千载、联通古今的对话,变的是记录美好、传承美好的手段,不变的是人们对山水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怀。
古典诗词对于我们的意义,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典籍上的佳作品析,它还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环境之美、感知生活之意。让我们偶尔能从满屏的信息流中喘口气,到诗中世界走一遭、逛一圈;也让我们能有足够的底气抵御“快餐文化”的侵蚀,守住内心的一隅平静。
时移世易,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很多人习惯了步履匆匆,但生活中的有些美好要“慢下来”才能看得见;简洁直白的表达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也抹去了隐匿在字里行间的绵绵情意,有些话要“藏起来”才更动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含蓄让人心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幽怨让人惋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又令人刻骨铭心。
不止是古诗,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兴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复兴之潮,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上一整天沉浸在博物馆中,与文物独处、和历史对话。从《唐宫夜宴》《纸扇书生》到《洛神水赋》,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频繁“出圈”,让无数年轻人感叹古典文化的美妙。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苏州评弹、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曲艺的直播也吸引了数万人驻足欣赏。
当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迷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场“新”与“旧”、“今”与“古”之间的互动又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方面,我们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体味人生百态、习得人生智慧、修炼品格襟怀,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让思想境界“高起来”、文化积累“丰起来”;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底蕴也能在互动创新中大放异彩,有了先进技术和生动表达的加持,文化之美便能跳出历史画卷、走入年轻人的心中,再度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