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阶段,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学术繁荣,庶民阶层开始崛起,呈现出不同于唐代的气象。陈寅恪先生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与唐风相比,宋韵所产生的新因素蕴涵着社会变革的气息,是古老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一次重要准备。
当下,省市都在深入谋划、大力推进宋韵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推出的《南宋史研究丛书》和《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共推出学术专著73种98册,向人们呈现了包括南宋临安的文化、社会生活、典籍、工商业等在内的宋韵文化诸多面向,还原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南宋,改变了宋史研究重北宋轻南宋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宋韵文化金名片,抓好研究是关键。研究是传播、转化的基础,属于廓清价值观念层面的认识,而传播和转化是具体实践的方法和手段。首先应当明确宋韵文化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地位?我就自己熟悉的领域略谈三点感想。
宋韵审美:领先千年的风雅美学
宋韵审美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建筑等展现出来的宋人追求和品位。“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这是对宋刻本的形象评价。宋代对书籍的印刷出版高度重视,不少刻工、写工都是世代从事这项工作。匠人虔诚地把唐代柳公权等人的楷体书法恭恭敬敬地刻在书版上,使得书籍不仅是书籍,还是艺术品。“字大如钱、墨黑若漆、纸白似玉”是宋代书籍的典型特征。明代杭州学者高濂称:“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着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打开宋版书,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审美的愉悦一直影响到后世。明代人按照宋本的样式和字体进行刻印书籍,字体称为“仿宋字”或者“宋体字”。
从文字上来看,宋代的审美影响不容小觑。文人学士之间,彼此交换藏书,探讨学术,成为一种风雅之事。可以说,宋代书籍成为此后书籍印刷、品鉴的审美典范。宋代印刷术也引领着世界印刷的风潮,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杭州地方文史专家姜青青推出的《遇见宋版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宋版之美。除了宋版书外,还有宋词、宋画、宋瓷等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陈列的宋代瓷器,对我们了解南宋官窑的内涵、文化和烧制技艺等都有助益。宋瓷呈现的风雅,令人回味无穷。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文士和官员的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宋代文士的作品,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打动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宋韵生活:以民为本的治理实践
宋韵生活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的实态。宋代重视民生,强调以民为本。范仲淹认为“善政之要,唯在养民”,司马光强调“安民勿扰,使之自富”,朱熹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吕祖谦指出君臣要“与民共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与民共忧”。不少县衙门前有刻石,书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政治上重视民生,重视农业,鼓励工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夜市、酒楼、瓦肆勾栏、酒店等大量兴起,成为一道独特的现象。宋代的统治者重视商业,允许百姓进行对外贸易,打开了对外贸易的新格局。尤其是南宋,海洋是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对外经贸一直做到日本、东南亚、南亚等地,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徐吉军的《南宋临安工商业》向人们生动呈现了作为都城的临安的繁华,印刷业、陶瓷业、酿酒业、造船业等行业的生态状况,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南宋临安的工商业。
宋韵记忆:东亚文明的深厚底色
宋韵记忆,主要包括宋代的思想、制度和宗教。宋代学术是儒家学说高度繁荣的阶段。理学于此阶段集大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吕祖谦、陈亮、叶适、朱熹等都是著名的学者。朱熹从《礼记》中抽出《中庸》《大学》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并为之作章句集注。“四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朱熹的注解是权威答案,影响数百年之久。借助发达的印刷术,朱熹等宋代学者的学说还通过宋代精美的书籍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成为当地文士的必读书目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朱熹所制作的《家礼》成为日本等地婚丧嫁娶的重要遵循。根据对宋代朱熹等学者的研究,在今天龙坞茶镇的钱塘观礼,宋式礼仪还在定期展演,向百姓呈现宋代礼仪之美。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宋韵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百姓群众的审美追求,浸润到血脉中,成为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因此,我们在推进宋韵文化研究过程中,应当立足杭州,以宋人和宋代相关典籍为基础,扎实做好宋韵审美、生活和记忆的研究,面向市民群众开展普及工作。杭州市政协推出的“杭州文史小丛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该丛书第四辑为“南宋临安专辑”共12册,汇聚陈野、何忠礼、徐吉军等12位宋韵文化专家,撰写通俗普及读物,雅俗共赏,受到好评。通过学术研究,为后续的传播和传承提供可信的历史佐证,从而推进建设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宋韵文化相关场馆,传承和弘扬宋韵文化,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让停留在书籍和文物中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
(作者系西湖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复旦大学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