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下午3点开始,临安街头的这台冰柜“火”了。24小时里,有超过1200万网友看它开门、关门;至今日零点,已有约3000万网友通过“韵味杭州”及杭州日报官方抖音号慢直播镜头远程“打卡”——可以说,这台冰柜成了那个时段内“最具关注度”的一台电器。
然而,这只是一台普通的冰柜,柜门的轴已有些锈迹,密封条也已泛黄。它成为这场慢直播的主角,全因一场“美丽的意外”:不久前,一名小伙子从冰柜里取走了一箱水,后来却还回了一箱水,成了当地的一段美谈。
取一瓶水却自觉自愿地还一箱水,这正是这台冰柜的“魅力”。尤其是在这盛夏,它所散发出的,远非清凉这么简单……
爸妈的坚持
让女企业家决定关爱更多户外工作者
昨天下午3点多,临安锦城街道万华广场上,气温38℃。一把红白相间的遮阳伞下,一台被包装成红色的冰柜,竟成了不少外卖小哥的送餐目的地。很快,冰柜的门关不严实了,斜斜地翘起了30度左右,冰柜两旁也堆满了市民送来的成箱的饮料。守着冰柜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忙活起来,整理大家送来的一份份心意——矿泉水、可乐、奶茶、西瓜、棒冰……
说是“工作人员”,其实都是“兼职”的,他们是旁边某建设工程管理公司的员工,做的是保安、行政、招标代理等工作,整理冰柜完全是义务的。“这个冰柜真是‘出息’了!”39岁的史君是爱心冰柜的发起人,看着眼前的情景,她有些意外。
史君是临安板桥镇人,父母是当地农民,此前一直以种菜卖菜为生。史君20岁出头时,父母为了贴补家用,选择进城务工,做了环卫工人。从此,即便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史家二老也在外面清扫马路。“过年过节的,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出门。”史君回忆,那段家庭经历其实忙碌而幸福,“只要我妈妈出动了,爸爸、我、弟弟也都会出去帮忙,妈妈真是个幸福的老太太。”
史君在厂里打过工,还在某建筑工程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来自己创业,打拼十余载,事业有所成就,成了当地的女企业家。她曾劝父母别再干环卫这行了,回家享享福,可二老都不同意。“后来我爸每年都能拿‘最美城市美容师’回来,我都怀疑他干出瘾头了,好像少了他队伍就不转了。”史君笑着说,母亲干得更加起劲,从普通环卫工人起步,做到了小组长,再到分管路面保洁的经理,管着200多名工人,到了退休的年纪,还返聘继续干了3年。
父母干环卫工作多年,有一件事让史君格外感触。“爸妈自己日子过得节俭,却看不得别人受苦。”她说,“家里有好菜,他们总会想着分一些给家庭困难的工友;天热了,还会自己掏钱给工友买电扇。”
老人对善意的这份坚持,让已经有能力帮助更多人的史君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遵循父母的心意,将爱心撒向更多的户外工作者呢?
从“强拉赞助”到“主动送货”
很多事悄悄“变脸”
2020年,免费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爱心冷饮的冰柜第一次出街。一把遮阳伞、一台冰柜,外加自己的一腔热情,史君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我和朋友说,赶紧给我转260元钱,也就10箱矿泉水的钱。”当时,史君的办法只能是从朋友那里“强拉赞助”,然后发朋友圈、贴彩页,注明已经募集到多少人的爱心捐赠,“其实我也讲策略的,那时候就想着尽量找一些有影响力的朋友,临安这地方不大,消息传来传去,总会有更多人看到的吧。”
第一年,爱心冰柜送出的矿泉水约20万瓶;第二年,数据差不多,但知道爱心冰柜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是爱心冰柜推出的第三年,因为6月的雨水较多,史君将冰柜推出的日期延后到了7月。“没想到啊,今年有朋友主动问我还推不推出爱心冰柜,他们已经把水都准备好了。”史君说。
当然,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爱心冰柜刚推出那阵子,糟心事也有。“冰柜里的水老是断货,后来才发现是有人趁着半夜没人,拿大袋子来装走。”史君说。
今年,史君和同事们在钱王街和江桥路各推出了一个爱心冰柜点位,因为这两个路段的户外工作者和行人都比较多。为了保证爱心冰柜不意外断货,点位上安装了监控。令人没想到的是,监控拍到的却是很多温馨的画面——
烈日当空的中午,上了年纪的环卫师傅走到冰柜边,将扫把往胳肢窝一夹,取出一瓶水,享受片刻的清凉;
过路的大姐口渴了,取出一杯奶茶,喝了一口,对着摄像头比了一个感谢的手势;
史君那已经退休的老爸蹬着三轮车,将两箱矿泉水运到了冰柜边……
“我觉得做公益不是一定要捐多少钱或物资,我也不是大老板,但送点水传递善意总没问题。”史君说,“监控中看到的那些细节让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很有成就感。”
重庆的网友点临安的外卖
“云守护”让爱心“不断供”
昨天,从下午到傍晚,赶到爱心冰柜前送货的外卖小哥络绎不绝——冰柜本来也是服务外卖小哥群体的,没想到成了他们的工作目的地。大量市民,甚至是外地网友通过网络下单,将爱心送达冰柜,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一度在冰柜前排起了队。
“我送第二趟了!”外卖员小刘说,十多分钟前,他刚替一家宠物店的老板娘送来三箱矿泉水,“这次是个小伙子点的,两箱可乐。”
“您好,老板,我不知道地址,我是重庆这边的……”另一名外卖小哥的单子上备注了这样一段话,下单人是“重庆的杨先生”。而在另一张单子上,备注的文字更加短促有力:“辛苦小哥了,记得拍照给我,我人在广州。”这样的外卖单子,史君手上有厚厚一叠,至于数量,她和同事都来不及数。“反正可以铺满一桌子。”她说。
还有更多网友通过直播镜头,担起了“云守护”的职责。“有位网友很有意思,昨天深夜还在直播间里留言,说再来一个送货的人,看完他就要睡觉了。”史君说。
30多个小时里,这样的“云守护”留言其实很多。有人吃完晚饭后进入直播间:“刚吃好饭,你们下班,换我上班。”有人计算着有多少“同行”:“大家一起来值班,估计得有上亿人吧?”还有人觉得守着爱心冰柜很有意义:“多少人因此获得了一份‘工作’,虽然没钱,但这班上得津津有味。”
源自一个家庭的热情,感染了一群人主动参与,继而引发千万人的自发守护,一台冰柜创造了一个“公益奇迹”。难怪有人这样说:“冰柜里拿出来的冷饮是冰凉的,但喝到嘴里、流到心里,应该是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