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活频道讯 今年入夏以来,杭州进入了“蒸烤模式”,迎来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然而,7月19日-22日,在交通工程建设一线,有一群杭州交通人不顾高温酷暑,进入高达60℃的桥梁箱梁内给工程质量“把脉”。
交通人的“火眼金睛”
从外观看出内部存在问题
235国道杭州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起于现状科技大道与235国道交叉口,终点连接三墩互通,全长11.26公里。项目共分为两个建设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先行段)为运溪高架路以东部分。
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金鑫介绍:“先行段属于亚运配套工程,建设工期18个月,目前已全面建成,第二阶建设预计2023年7月完成。”
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质安大队副大队长张涛表示,交工质量评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实体质量检测、外观质量检查及内业资料审查。“比如7月20日上午,我们对部分主线高架及隧道进行了外观质量检查,就像看病一样,具有丰富工程建设经验的质量监督人员能从外观的‘病症’入手,看出它内在存在什么问题。”
从检查的情况看,项目上存在隧道边墙渗水、杂物堆放等个别问题,但总体质量良好。经过4天的交工质量评定,235国道杭州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先行段将进入最后的整改完善期,为下一步通车做好充分准备。通车后,它将串联起留石高架、绕城高速、运溪高架路及西站枢纽等交通枢纽,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条重要的交通链条。
“无私铁面”创新方法
牵头制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不仅体现在交工质量评定阶段。记者了解到,早在项目开工之前,杭州交通就已经针对235国道杭州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制定了全面的检测方案。建设过程中,执法队员不定期开展质量、安全督查,将项目安全隐患、质量隐患、质量通病等杜绝于萌芽状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督查发现的安全和质量隐患问题要求相关单位按期整改,形成闭环。
“明挖隧道在交通项目上比较少见,为了项目在建设、验收过程中都有标准可依,质安大队在项目开工之初就综合相关的规范要求,牵头制定了适合该项目的《隧道工程(明挖法)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金鑫介绍,如果前期没有这套标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60℃“烤箱”内作业
高温“烤验”他们习以为常
“暴雨过后出现渗水情况,并且引起了顶板胀裂,参建单位要对全线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7月20日上午,235国道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明挖隧道内,质安大队副大队长沈叶飞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
此时,他已经在闷热的隧道内走了1个多小时,手里的照明设备不时照向消防设备、应急通道、排水设施、临时用电……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汗水从他的额头和胳膊不停地渗出。
在主线高架桥,张涛则和几名执法队员一起,通过桥梁检测车攀爬到桥梁底部箱梁内。此时,室外酷热难耐,箱室内温度更是高达60℃左右,在逼仄的环境内,大家一丝不苟地检查桥梁底板的裂缝、顺直度,是否有缺边掉角、蜂窝麻面等缺陷,一次检查需要在密不透风的“烤箱”里待上20-40分钟,出来后,身上浅蓝色的交通执法制服都被汗水浸湿成了深蓝色。
但是这些“烤验”,杭州交通人早已习以为常。
由于许多亚运保障项目近期陆续完工,自7月初以来,在交工评定质量检测单位全面检测的基础上,交通执法队员们战高温、斗酷暑,运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先后对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留下互通等12个交通重点工程开展交工质量评定核查。沈叶飞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冒着酷暑,为杭州交通建设项目“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