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杭州日报讯 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排名中,拱墅区位列全省87个县(市、区)第一。据了解,该发展指数涵盖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是对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最具权威、系统的综合性评估指标。
位居全省第一,拱墅在非遗保护发展上究竟有何高招?“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非遗跨界融合,让老底子手艺不断焕发生机。”拱墅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牵头促成跨区域创建整体性保护机制,努力构建出一套城市非遗传承保护的拱墅模式。”
盘点拱墅丰富的非遗资源,光国家级项目就有6个,其中王星记制扇技艺、杭州织锦技艺和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传统手艺要振兴,年轻人的潮流也要跟得上。于是,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在拱宸桥畔应运而生——专注转化、创新非遗产品,让非遗融入当下生活。
比如,拱墅站去年联合非遗企业推出了“宋月花影”中秋礼盒,以花为造型灵感,选取高端中式点心“ 菓子”为核心产品,搭配传统工艺代表王星记绢扇,将中秋、宋风、扇三者有机融合,形成高颜值、味道好的中国风月饼礼盒。该款礼盒全国限量销售2000份,一经推出,立即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爆款月饼,一盒难求。“我们建立了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联合设计机制,关键就是要让现代设计走进老手艺。”该站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产品创新振兴传统工艺,制造爆款产品吸引年轻人。”
有融合,就有跨界。比如王星记在与腾讯、网易旗下IP的内容打造中,研发出一系列以扇为载体的高颜值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据了解,通过与非遗手艺人合作,拱墅站目前已转化非遗产品50余款,综合销售额突破2亿元。
不止创新迭出,拱墅对非遗的传承保护也不遗余力。“拱墅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保护非遗就是留下大运河的历史记忆,我们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记录,也是对濒危项目开展的抢救性措施之一。”拱墅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拱墅正在联合余杭区、临平区共同创建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三区形成跨区域创建整体性保护机制,成立专班和秘书处推进非遗整体性保护。拱墅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秘书处每周都召集例会,研究推进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这在非遗保护发展上迈出了一大步,成果颇丰。”在今年6月承办的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嘉年华展会上,不仅展出保护区创建成果,还发布了十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