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杨福家教授,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杨福家1936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宁波人家庭,祖籍是宁波镇海。他中学就读的是著名的格致中学,该校前身为格致书院,1874年由清朝重臣李鸿章倡办。格致物理,杨福家读书用功,一跃成为学习尖子;1954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
从此,杨福家的一生成为“教育的一生”。1963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成为新中国派往西方国家进修的首批学者,1965年学成回到复旦。1993年2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1999年1月卸任。2000年至2012年,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2005年成为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创校校长。
杨福家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更是一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深沉的思想者。他常常直言批评高等教育种种弊端,经常比较中外教育状况,“越比较越觉得有问题、感触越多;说出来、说真话是我的责任”。他出任复旦大学校长之时,就明确提出“找差距,创一流,振兴复旦”,使它有朝一日跻身于世界第一流大学的行列。
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得有一流的教学,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杨福家力主通过“博雅教育”来达成目标。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博”指广博的知识,“雅”指优秀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要“文理结合”,才能培育出“钱学森之问”涉及的杰出人才。杨福家自己就是文理兼通、博雅兼具。他不仅是中科院院士,还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直言“我很荣幸一生当中拿到两张‘证书’”。
杨福家说,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实际上应该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他总结出博雅教育“五要素”——一为“博”: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深度;博学多闻,博古通今。二为“雅”: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君子以厚德载物。三是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放在首位。四是鼓励质疑,“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五是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在学习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到知行合一。
“博雅”如今成为了高校的一个重要标识。北京大学在2016年设立了“博雅博士后”项目,以吸引全球优秀年轻人才前来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杨福家博雅教育的视野,是世界性的。几个细节,可见真谛:
——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不久,鼎力支持学校组建辩论队,重返新加坡大专辩论赛。辩论队不负众望,荣获冠军,第四辩手蒋昌建还获得“最佳辩手奖”。
——从1994年起,他连续8年应邀参加美国总统早餐会,1997年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坦坦荡荡地成为克林顿总统单独接见的25名外国人士之一。
——他率团去美国高校考察,特别去了史密斯学院。史密斯学院是一所女校,建于1871年,在美国最佳博雅学院中排名第19位;它是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教授的母校,里根总统夫人、老布什总统夫人也是杰出校友。杨福家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个词“Discover”(发现)——进图书馆不是为了“背书”,而是为了“发现”。
复旦复旦,一个早晨接着一个早晨;博雅博雅,造就人才,造福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