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将“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一切从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重视“细节”,让公共服务设施各安其位、各尽其用,以精细化实现城市善治。
出行不该有“障碍”。小小一个隔离墩,牵动城市治理大话题。
日前,杭州青年路,一位80多岁老太太被拦车的石墩绊倒送医。青年路靠近解放路一段沿路设置了许多类似的硬隔离,高30多厘米、宽70厘米,颜色跟地面接近。住青年社区的市民毛瑞虎大伯说:“多处在人行道上设拦车石墩,给行人尤其是老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尤其夜间行走更加不安全。”湖滨街道介绍,石质隔离是为了防止车辆进入辅道。事发当天,这些石质硬隔离就拆除了。社区也表示,后续将采用什么方式的隔离,还要征求居民的建议。
这件事引发了杭城市民的大讨论。城市道路上的隔离栏(墩)如何设,背后是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现实课题。近年来,杭州城市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但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客观地说,如今城市治理要面对的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也更加具体细微。小到一个隔离墩、一块绿地,大到一条街道、一个社区,都承载着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因此,如何在宏观维度让大城市运转更加良好有序,同时在微观层面不断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考验着城市治理水平。
精细化的治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杭州是智慧城市,在城市治理中,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又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多做调查研究,多去换位思考,让城市更有品质。这背后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一切从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重视“细节”,让公共服务设施各安其位、各尽其用,以精细化实现城市善治。比如,夏日路口是否要安装遮阳棚,核酸检测点设置如何更科学,老旧小区改造保笼要不要拆……这些看似细微琐碎的事项,无不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也往往是“众口难调”,但众口难调也得调,在众口中调出最大公约数,如此,则需要在细节上追求尽善尽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运行更有序、更安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的温度,也要以共商共建共享凝聚治理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参与是精细化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杭州的“民意直通车”就是一个典范,市民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方式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落地实施提供了不少“金点子”。群众积极沟通、踊跃参与,既发现问题也贡献智慧,形成了城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大合唱。当政府、群众与社会能够各司其职,精准治理、良性治理才成为可能,我们的城市生活也能更有温度、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