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努力,是个“硬通货”
发布时间:2022-07-01 10:32:09

“我拼命把自行车骑到最快,在田间水泥路上碾压着自己的青春。冬天的严寒让脚上长满冻疮,夏天暴雨打湿衣服书包,鞋子里面灌满泥水。”

“山里的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

今年6月的毕业季,又有两位毕业生因为论文致谢受到关注——南京大学的陈时鑫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苏正民。两人都出生在大凉山深处,通过努力考取大学,今年顺利毕业,翻开人生新的篇章。他们的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讲述了那段艰难的求学经历,被网友称为新版《送东阳马生序》,赚足了眼泪。

两个人的经历中都提到了路,一条困住山里孩子的泥泞之路,一条贫寒子弟走向高等学府的希望之路。走完这条路,费尽了两人及背后家庭的力气。如今回看,这条路虽不易,却引领他们走向了灿烂的未来。

我想,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感动无数网友,不仅是因为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更因为某种普遍性的启示:人生的起点有高有低,人生之路上总少不了泥泞路段,学会如何走过这段泥路,是每个人必要的修行。

人生的泥泞路段,总是不期而至。

比如,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就业成了摆在本届毕业生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以前一路顺风的“天之骄子”,也可能被工作“挑拣”。这个过程,未必舒适。

再比如,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各行各业都在承压发展,一些公司可能会裁员,一些行业要转型,一些人预计收入可能达成不了,原来的路径依赖失灵了,事业的优势需要重新找回。这个过程,未必顺利。

其实,求学也好、事业也罢,须知持续向上向好并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有一种认知误区叫“线性思维”,这种思维认为现实世界中绝大部分的事情是线性变化的。实际上动态系统的变化,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就像历史的螺旋上升、文明的曲线进化。打破认知误区,对“泥泞路段”有心理准备,便会对努力更生敬畏。

新东方直播间的新晋流量网红董宇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暴得大名后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突然捡了个大运气而已。其实,从他的自述里,所有人都能看到一个已经把努力当成习惯的奋斗者。从农村娃到新东方名师,从准待业青年到千万级网红,起起落落之间,不变的是夜以继日的努力。在所谓不得志的时候,没有放弃努力,不断钻研业务、读书充电、提升眼界,才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惊喜。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幸运儿”自始至终向大众传达的都不是速成的、快餐式的成功学,而是一种坚持、笃定、长期主义的努力。

大环境当然重要,顺风顺水最为快意,每个人都期待时与势在自己这边,但任何环境中起核心作用的仍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放眼望去,每一个时代、每一种人生的“剧本”中,都有靠努力改变命运的楷模。所以,如果你感觉身处一段泥路,必须紧紧握住努力这支“拐杖”。当你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时,努力这个“硬通货”,你值得拥有。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萍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