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难忘乔羽 难忘今宵
发布时间:2022-06-21 11:35:11

2022年6月20日凌晨3时,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95岁。

乔羽一生创作了一千余首歌词,有“词坛泰斗”之誉,在文艺界被尊称为“乔老爷”。《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牡丹之歌》《思念》《说聊斋》《难忘今宵》《夕阳红》《大风车》《爱我中华》等经典作品的歌词,都出自他的大手笔。在剧作方面,他创作了《刘三姐》《红孩子》《杨开慧》等多部优秀作品。乔羽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乔羽原名乔庆宝,1927年生于山东济宁。幼时家庭拮据,幸好他有个好父亲,使他在4岁时就能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他很早就读过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高中期间还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他离开家乡去了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文,还写过秧歌剧。

行万里路的乔羽,阅历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他形容自己的童年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度过的,民族的危亡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一代中国人的心头。他在秘密奔赴太行山时,恰逢大雨,全身透湿,于是想改名为“乔雨”,又觉得“雨”字太俗,不如“羽”字有意思,于是改名为“乔羽”:“中国古代的关羽、项羽人都不错,还有写《茶经》的陆羽,现在又有个乔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陪伴了几代人童年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2019年6月,不朽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进入新世纪,《让我们荡起双桨》入选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到了第二年1956年,电影《上甘岭》在拍摄,导演沙蒙同样邀请乔羽、刘炽为电影作词、作曲。插曲《我的祖国》,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乔羽本想给歌起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乔羽当年是“三十郎当岁”,他一开始怎么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歌词怎么写。有一天,在无比苦闷中他出门散步,来到一条孩子们在戏耍玩水的小河旁,灵感突然迸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喷涌而出!就这个故事,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那地•那岭•那河•那歌》,收在我的《这个世界的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4次印刷)一书中。许多电影或许你已不记得了,但电影插曲却一直在唱——这,就叫经典。

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乔羽的创作激情不断喷涌。如今每年央视春晚结束时都会演唱的《难忘今宵》,歌词就是他创作的。那是1984年的春晚,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需要一首与整台晚会相衬的歌曲,就请乔羽现写一首。乔羽凌晨3点接到任务,凌晨5点就交了稿,这就叫“倚马可待”。想到大年三十是家家户户阖家团圆的日子,乔羽一气呵成:“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写出经典歌曲很难,作词与作曲两者都得强;事实上,歌词是很容易露馅、露怯的。很长时间里,我们许多好歌曲,都是曲调旋律胜过歌词。行进在时代的序列中,“乔老爷”众多的歌词里,有的同样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然而,他的经典歌词,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你还真找不到多少缺陷。

乔羽作词,如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信札,没有表演感,更无做作感,心之所思,兴之所至,如行云,似流水。他曾说,“我素来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玉食、高堂华屋,它就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就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说到底,写歌词要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没有真切体会是写不出好歌词的。”所以,他不故弄玄虚,而是语言鲜活,生动易懂,朗朗上口,与读者有共情,与听众能共鸣。

典型如1988年春晚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的《思念》,乔羽所写的歌词是这样的亲切美好:“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央视《夕阳红》栏目主题曲:“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还有《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作曲的加持下,他的歌广为传唱,百听不厌,不会过时。

而当今一些歌曲,才华不够,胡诌来凑,比如某电视剧有一首主题曲,写的歌词是“须臾的年风干泪痕”——“须臾”和“年”的搭配不知所云;还有“凉凉天意潋滟一身花色”——这里每个词分开来看你都懂,拼凑在一起就莫名其妙,“潋滟”是水波流动,“天意”怎么就“潋滟”了“花色”?这是东施效颦,“古风变抽风”,让人看了心里直凉凉。 

难忘乔羽,难忘今宵。生当快乐,死亦安详。大师写的经典歌词,永远留在一代代听众的心坎中。致敬乔老,天堂里一定会有美好的歌词、美妙的旋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