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统筹推进城乡共美 城乡共治 城乡共富 加快构建系统集成、城乡融合的城乡统筹体系
发布时间:2022-06-20 14:26:45

杭州日报讯 统筹城乡发展,是共同富裕赶考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这份答卷,杭州一直在不断书写——

“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自此吹响了杭州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高水平推进城乡共美共富的号角。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我们一直坚持将乡村振兴与城乡统筹相结合,紧紧抓牢城镇这个城乡战略支点,驰而不息地推进美丽建设,做大做强县域发展,推动城镇乡村‘硬件’与‘软件’双提升,‘美丽’和‘发展’齐步走。”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在杭州的具体实践,全力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

从“环境美”到“全面美” 美丽建设迭代深化,勾画整体大美新图景

作为城和乡的纽带,城镇是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抓牢“火车头”,杭州久久为功地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美丽建设不断迭代升级,推动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6年起,杭州全面启动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率先从“环境美”切入,向小城镇“脏乱差”顽疾“宣战”,并联动破解镇村规划不合理、设施滞后、特色缺失、管理薄弱等问题。

快马加鞭未下鞍,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杭州乡村面貌自此焕然一新。

到2019年8月,全市149个小城镇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提前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群超过200万;全市小城镇省级样板共69个,小城镇达标乡镇数量、优秀区县数量、样板小城镇数量和样板创建率均居全省前列。

紧随其后,“迭代版”美丽城镇建设接踵铺开,在“环境美”基础上叠加“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接力将城镇乡村的环境做优、特色做足、优势做强、产业做大、机制做活、治理做强,从“面子”向“里子”纵深,推动城镇村庄系统更新升级。

一个个城镇找准切口,以镇带村,实现美丽惠民。

从桐庐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景区,合村乡不仅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乡村风貌,还投资1.198亿元实施31个“幸福乐居”惠民项目:“生仙里”先锋驿站、老支书工作室、邻里中心等构建起5分钟便民服务体系;增设的乡域旅游公交环线,辐射至原本不通车的自然村落,被村民称为“幸福”班车……

一个个样板以美为名,蝶变升级,激活振兴引擎。

萧山区楼塔镇,打破传统古镇改造“涂脂抹粉”的思维,聘请中国美院高端设计团队,对古镇进行一户一策、各美其美的规划设计,既保留了古镇街巷的历史沧桑感,又形成新旧和谐美美并存的时代新韵味;钱塘区前进街道凭借产业基底,积极打造杭州制造业高地,以“产业美”推动生态、人居、营商、治理等“全域美”,形成了既有产又有城、既有乡村又有企业的良性互动……

自2020年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启动以来,杭州已创成美丽城镇市级样板60个、省级样板34个,数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两年全省考核优秀。杭州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开工率、完工率以及累计完成投资率等均处于全省第一梯队。

从“五美共美”到“全域大美”,杭州美丽建设的步伐还在持续走深。

2021年起,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杭州快速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在全域展开、强势开局,以“自然、传统、现代、和谐”八字方针为引领,打造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一张图”“一盘棋”“一张网”,用“小切口、大场景”入手开展“十大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老、弱、难”城乡风貌痼疾,为切实推动杭州城乡风貌新生、多元板块精彩纷呈。

“城乡风貌整治行动是浙江省近二十年美丽浙江建设的深化、延续和迭代升级,是建设‘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格局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内容。”市风貌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全域、因地制宜、点面结合、集群化开展整治提升样板项目、样板区域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杭州意象”的样板示范,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

一年来,全市累计推动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37个,其中3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名单。

“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杭州意向”的山居新卷,正徐徐展开。

从“共智”到“共治” 数字鸿沟不断弥合,激发整体智治新动能

在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杭州也不断加大乡村建设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力度,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推动乡村建设智慧化转型,加快与城市数字治理衔接。

“乡镇(街道)处于行政机构末端,数据孤岛业务鸿沟明显,且长期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和基层监管人力相对短缺的矛盾。”在市建委村镇处相关负责人看来,这就需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以“云审批”“云监管”“云服务”等破解乡村建设管理瓶颈。“乡村建设数字治理应紧紧围绕乡镇特色,做足生态、智慧、长效文章,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角度推进镇村治理转型、镇村生态价值转化、镇村生产增值、镇村生活便利。” 

立足实际需要,以农房、绿道、农村污水、美丽城镇建设等业务为切入点,杭州展开了乡村建设领域数字化改革的一系列探索实践——

2019年开始,市建委率先在农村建房管理方面开展数智化探索,打造了农房建设智慧管家系统,逐步实现了服务“一站式”,管理“智慧化”;审批“全在线”,监管“可溯化”;过程“全透明”,平台“系统化”;农污治理则结合省、市工作要求,推进市、县两级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实现智慧化运维管理,基本完成省市监管平台的贯通;绿道管家小程序也实现了城乡同步上线、同步应用,市民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小程序,获取绿道周边休憩、娱乐、健身、住宿等信息,政府部门则可通过管理端实现对绿道建设全过程监管。

而为助力美丽城镇建设开发的“乡村小脑”平台,兼顾政府管理和服务群众两大需求,针对美丽城镇不同创建类型进行普适功能和定制功能开发,经过多轮试点,也不断完善。

随着开发建设及试点应用不断推进,乡村建设领域的“一件事”“一站式”场景越来越多,并不断迈向系统集成的新阶段。

不久前,杭州风貌“智汇通”乡镇级子平台(乡村小脑)公版正式发布。

风貌“智汇通”是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数字化建设全省唯一试点项目,通过探索“统一平台+数智超市”的创新建设模式,集成开发多维度、开放共享的场景应用。也就是说,农房、绿道、农村污水、美丽城镇等数字化场景都将融入这个大平台,从“子集”变“合集”。

此次首发的乡村小脑公版,是风貌“智汇通”的乡镇级子平台,是风貌“智汇通”有关治理和服务最基础最关键的平台。

“我们将把公版免费提供给全市各乡镇(街道)使用,满足乡镇管理、服务的共性需求,各个乡镇可在公版基础上增加适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化场景。”市风貌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市、县、镇平台建设一体推进、一体统抓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我们还将继续深化拓展平台功能,上线‘风貌一张图’,形成数据汇聚、资源共享,高效开发、多跨协同的服务体系。”

在城市,“城市大脑”自上而下;在乡村,“乡村小脑”自下而上。未来,两者或可在技术上通过数据端口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补充,最终推动杭州数字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逐步成型的城乡共智“一张网”,加快推动城乡共治“一体系”不断完善。

从“共美”到“共富” 单元辐射持续增强,构建全域联动新格局

美起来,更要富起来。

“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秉持这一铁则,市建委始终将产业导入、培育、壮大这一主线融入美丽城镇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中。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城镇之间以点带面、协同发展,杭州率先开启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以“蓝图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社会共治”破解资源重复、特色单一、独力难支等难题,并着重以多镇产业协同为切入点,打造和延伸共富生态链。

目前,全市已形成美丽城镇集群15个,覆盖市域内7个区、县(市)54个城镇;市域外5个区、县(市)8个城镇。6个集群化案例获评浙江省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优秀案例,数量全省第一。

一个个美镇“朋友圈”携手振兴,变成了产业“共荣圈”。

淳安县临岐镇联合周边三乡组建淳北中药材产业联盟,共建中药材产业链条,打造中药材溯源基地14个,全年中药材交易额达3亿元;萧山区将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三镇连为一体联动发展,形成山水共连的旅游整体片区,通过水上、陆上多条游线串起三镇文旅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品路线……

杭州还推动美丽城镇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协调并进、耦合联动、成效叠加,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处处联动的区域组团发展态势。

富春江畔,富阳区“公望富春”特色产业风貌区中,借着越来越靓的山水秀色,东洲村民们开起了民宿、农家乐,甚至学起了英语,公望文旅、运动体旅、养生康旅、休闲农旅四大产业集群蓬勃正兴。

而在余杭西部,覆盖径山、鸬鸟2镇9村的富美新卷在山水间率先展开。

“以县域促全域”,余杭将美丽城镇集群建设与风貌样板区打造联动推进,在大径山片区美镇集群规划引领下,统筹协调资源配套,细分优势发展轨道,着重打造“禅径寻农·径鸬”县域风貌区。

通过合力深耕数十里林田,两镇将农旅两大主业的总产值推升至20亿元量级,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万元;形成了“径山茶”和“鸬鸟蜜梨”两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与核心农业集群,推出了“径灵子”“茶小僧”“鳌梨给”等旅游IP与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而随着以城乡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城乡互动、跨区联动呈现出更加多元多彩的形式与内涵。

6月11日清晨,萧山戴村“映山红”乡村共富党建联盟带着戴村农家的“映季”农副产品走进上城区望江街道婺江社区。不到2小时,跑步鸡、玉米、毛豆等农产品销售一空。

这是上城区望江街道和萧山区戴村镇牵手成立“望戴联盟”后的一次“破圈”实践。一个是始版桥未来社区所在地,一个是正在积极打造中的萧山“永兴枕梦·萧南花园”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的重要板块,共富城市基本单元和共富城乡融合基本单元创新联动,共同打造跨区域合作的典范,结出城乡统筹的新成果。

跨区域合作的典范,还有“心相融达未来”亚运风貌样板区。

这是由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牵头统筹推进全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区风貌样板区。它打破了萧山、滨江行政区域的界限,融合以围垦为代表的潮文化、越文化,以团结拼搏为代表的亚运文化,凝练形成“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文化内核,充分展示亚运城市新区风貌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成为一扇见证和展示杭州大都市风采的“时代窗口”。

在全市“一盘棋”系统施策下,基本单元的辐射带动功能被不断激活,为全市全域共富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