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称,多名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随即,天目新闻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储户,她表示自己是扫储户维权群里发的郑州高铁站二维码后被赋红码的。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红码”。郑州市12345工作人员回复:因大数据信息库出现了一些问题。此事迅速冲上热搜,关注甚广。
为什么“人未动,码先红”?为什么此次赋红码有明显的群体指向性?哪个部门赋的码?赋码的依据是什么?目前为止,这些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答案,真相有待进一步核实。但无论如何,公众对健康码赋码权的高度敏感,充分提醒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健康码管理的权责边界,绝不能随意扩大健康码用途。
健康码的设计初衷是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密智控的手段,助力人员有序流动和全面复工复产。战疫近3年来,从浙江“跑”向全国后,健康码确实不辱使命,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码”后有乾坤,在它发挥作用的背后,是公民服从国家公共卫生管理的需要,让渡了部分个人信息使用权。所以,加强对健康码的信息安全保护,保证信息精准用于防疫工作,不负人民所托,是相关部门的重要责任。
为健康码设定权责边界,防止滥用赋码权力,也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2021年1月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中也有明确规范,即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后者则明确了对个人信息访问应采用“最小授权”的策略——“仅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最小的数据操作权限”。
小小一枚健康码,包含了诸多个人信息,还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出行证”。无码寸步难行,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并且,随着各省一码通用、全国互认工作的不断推进,健康码的重要性还在进一步凸显。这样一套高效的社会管理工具,其中包含的可能性的确引人遐想。正因其重要,故更须谨慎。如果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调控健康码阻止特定人群流动,无疑既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公众对健康码的信任,破坏防疫大局,后患无穷。
技术无善恶,靠使用者图之。健康码诞生于非常时期,充分展现了科技利器的破局之力,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政府部门务必要明白其分量,把握好原则底线,决不能开滥用之先例。这则新闻同样启示浙江:作为健康码的诞生地,数字化改革正如火如荼,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何守护好公共数据安全,始终坚守科技向善原则,须以清醒的头脑、高度的共识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保障,规避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