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大学大四女生,用一个月时间跟拍自己的妈妈当毕业作品,7000多幅影像记录了母亲的生活日常,戳中很多网友的泪点。拍摄者孙杨洋说,她和妈妈的关系曾降至冰点,这场拍摄是她和妈妈的和解。
今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足够了解自己的父母?这道题,未必人人答得好。
每年6月,高考考场外引颈盼望的父母们,构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更加开明。但是,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儿时经历、父母忙碌的工作节奏,也可能给亲子关系埋下隐患。有网友形容,与自家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必须时时陪着小心,就为了与孩子说上几句话。而反观另一边,也有青春期的子女为亲子关系所困扰。诸如“父母皆祸害”“被穷养大的孩子多可怕”“逃离原生家庭”等偏激之词,在网络上也不少见。
健康的亲子关系,靠双方努力。不过,此次这位大四女生主动了解妈妈,体现了青年在亲子关系中更加积极的作为,这种姿态值得更多青少年思考。确实,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所谓“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但是,如果亲子关系不顺,是否就可以把生活中的所有失败都归咎于父母呢?恐怕也未必。要知道,人的真正成长不是看见局限,而是努力突破局限。渴望被爱被治愈是人的权利,疗愈一段关系则是智者的能力。
值得警醒的是,有的父母用一辈子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子女却很少花时间了解父母。需要一个人搬60公斤重的包裹,卖一件衣服只挣几块钱,凌晨4时就得出门工作,拍摄之前孙杨洋对妈妈的这些情况都不知道。了解父母,不光是记得他们的生日,还包括接触他们的工作,问问他们的过往,谈谈他们的心事。
掌握话语权的年轻人,可以宣布原生家庭有错,可以套用理论让自己舒服,也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拉父母一把,试着修复完善亲子关系。这些并不容易,但值得一试。
试着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吧,不要等到父母慢慢老了病了,一丝愧疚爬上心头,才幡然醒悟:他们也是渴望被理解被共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