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宏大的概念,只有细化成生活的碎片后,才更能看到它的人本质感和民生纹理,并在内心受到感召。“共富”这个词就是如此。读到这条新闻,我对浙江的共富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新闻:杭州一家叫佰香源的饭堂,因这几年主动给外卖小哥用餐打折而被人所知,老板很体贴这些小哥的不易。今年疫情反复,饭堂生意受到影响,老板本想取消折扣。很多常来吃饭的人看到了饭堂的困境,都来帮忙。社区工作人员制作地图,帮小店“引流”,帮助出谋划策,在各种“群”推荐饭堂。小店员工支持开启夜宵模式,愿意延长工作时间。享受过折扣的外卖小哥们也纷纷到店里用餐,支持小店生意。我还想到了前段时间浙江为个体工商户纾困的“25条”,为小店减租减税减费用,关键时候应该也帮了小店老板一把。
正因为“不起眼”,才更有代表性。生活本就如此平凡。饭堂老板、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普通食客,新闻中的人和生活,代表着一个地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剪影。日子过得好点的,帮过得差一点的,帮人的人遇困,得到更多人的助力,互相拉一把,大家一起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这不就是弥散在浙江民间最鲜活的共富实践吗?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1.94,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元的全国16个城市中,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从嘉兴、舟山、绍兴、宁波到杭州,全都是浙江城市。数字毕竟是数字,有着需要专家阐释才能明白“这意味着共富发展程度很高”的高度抽象性。而新闻很直观,善良的老板,回报的小哥,负责的社工,热心的食客,“一起过好日子”的共富意愿,已经根植于常人的生活意识,浸润于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
这条小新闻让人们看到,在浙江,共富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和工程建设,更是民间自下而上的共同自觉,这是一种更可贵的、有市场活性的共富力量。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社区街坊、小微经济体、外卖链条、平台商户、利润高的企业、安稳的社会组织等,结成一个个共情互利的小共同体。无数这样的小共同体凝聚成了一个大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价值内涵就是“共富”。新闻报道中那些表现着“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词,像兰溪的地标农产品、台州的“共富大脑”、南浔的“富庶水乡”、玉环的“海岛样板区”,不都是一块块浸润着共富基因的拼图?点连成线,线汇成块,块再扩展成区,把尽可能多的人纳入其中。
也正是这样的共富示范,给浙江带来了强大的人气感召力。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已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最多,而浙江常住人口净增量最多,这种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口流入。为何浙江人口流入多?一方面是给力的人才强省战略,吸引了很多人才。另一方面是浙江民营经济有活力,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地区发展均衡,共富发展程度高,对人口吸引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到浙江发展,在这里落户扎根成为新浙江人。共富不仅是分蛋糕、先富帮后富,它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藏富于民,富润于心,让一个地方更有人气,更有共同体的凝聚力,就像开头那条新闻带给人的温润力量。 【作者为知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