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曾长期受困于粮食紧缺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步扭转了这一局面。制度改革、科技进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资料投入等在不同时期对粮食增产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育种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为基础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更是在粮食的持续增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种子产业的重要性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对于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中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农作物种子的年用量在100亿公斤以上,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我国虽然基本实现了大宗作物品种的自主选育,但有部分品种仍依赖进口,且在品种质量、生产性能方面与国际种业巨头存在一定差距。
良种对农业的增产稳产起到关键性作用。据测算,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在30%以上。选育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对稳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产业的发展是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种子产业十分复杂,种子产业链涉及到种子研发、新品种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需要基因组学、生物学、作物学、农业技术推广学、营销学等多学科协作发展。
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经历了自繁自用阶段(1949-1977年)、“四化一供”阶段(1978-1999年)、市场化改革阶段(2000年-至今)。新世纪以来,经过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种子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也要清晰认识到中国种业企业正面临跨国种业企业的巨大挑战,亟待打一场翻身仗。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国内种业企业的单体规模偏小,销售额远不及国际巨头。第二,海外竞争力弱,与我国种业规模不符。第三,国外种子公司手握丰富的种质资源,在多个作物中占重要地位。
应对挑战的主要举措
造成上述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种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偏弱,且缺乏创新成果的持续性输出。因此,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第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破局人才困境。一方面在引导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时充分考虑产业端的现实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另一方面,针对种子产业化中需求紧迫且缺口较大的岗位,企业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第二,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国家和地方应加快种质资源的登记入库和遗传解析,完善种质资源的利用规范,为种业企业研发提供素材的同时杜绝不必要的资源外流。引导科研院校聚焦育种技术等公益性基础研究,激活创新源头,为种业企业的商业化育种特别是生物育种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推广种子可追溯系统,强化对不法企业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明确企业承担品种的全部责任,保障用户权益。此外,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有利于明晰产权归属,助推公益性育种材料和技术向种业企业良性转移,推动商业化育种发展,切实提高种业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探索建立新型种业保险制度。商业化育种研发资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制约种业企业研发热情和投入的重要因素。积极尝试开发种业保险可以分担种业企业研发风险,提高种业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第五,优化品种审定制度,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种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正处于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食物消费升级阶段。为此,品种审定应与时俱进,在拓展审定渠道、丰富审定办法、简化审定手续的同时应考虑将市场反应纳入评审范畴,避免因固守产量、抗性、熟期等单一指标而限制种业企业的育种方向并最终导致供需错配问题。
第六,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种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国家应为本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出海建立实验基地、生产基地,收购海外企业等活动提供信息、融资支持,并及时给予风险预警,保障本土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提升中国种业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